岩间宴坐

蛩泣草根露,鹤鸣松顶风。

标格既有异,音韵那能同。

我家水石村,圆月出中峰。

樵子时往还,野客多仙踪。

杳杳林表磬,冥冥岩下钟。

雾重时作雨,衣翠湿重重。

孔窍明似藕,肌骨通玲珑。

岩花时嗅馥,掩冉纷青红。

万叶互戛击,琴瑟间笙镛。

我当大闷时,一啸来清风。

凤鸣相应和,龙吟谐律筒。

窍竹去其节,清响合商宫。

累黍以为律,旋变为无穷。

仙人授刀尺,度数合纤洪。

此诀留岩石,千古苍苔封。

形式: 古风

翻译

蟋蟀在草根处低泣,松顶上鹤鸣随风。
它们的风格独特,声音怎能相同。
我的家乡是水石村,圆月从山峰中升起。
樵夫时常来往,野外常有仙人的足迹。
林表深处磬声悠扬,岩下钟声沉闷深邃。
雾气浓厚时化为细雨,翠绿的衣服被湿透。
洞穴如藕般明亮,骨骼结构通透玲珑。
岩花香气四溢,色彩斑斓的花朵纷繁。
万片叶子相互碰撞,发出琴瑟笙镛般的乐音。
在我心情烦闷时,清风会随着我的啸声而来。
凤凰鸣叫与之共鸣,龙吟和谐于音乐的旋律。
竹管去掉节点,清脆的声音符合商宫调。
用黍米定音律,变化无穷无尽。
仙人传授测量之法,尺度精准细微宏大。
这秘诀留在岩石上,被千年的苍苔封存。

注释

蛩:蟋蟀。
泣:哭泣。
鹤:仙鹤。
鸣:鸣叫。
标格:风格。
异:独特。
音韵:声音。
那能:怎能。
樵子:樵夫。
野客:游人。
磬:古代打击乐器。
冥冥:幽深。
翠:绿色。
窍:洞穴。
馥:香气。
掩冉:纷繁。
戛击:碰撞。
闷:烦闷。
清风:凉风。
凤鸣:凤凰鸣叫。
律筒:音乐旋律。
窍竹:竹管。
商宫:古代五音之一。
累黍:用黍米。
刀尺:测量工具。
度数:尺寸。
纤洪:精细宏大。
岩石:石头。
苍苔:青苔。

鉴赏

这首宋代舒岳祥的《岩间宴坐》描绘了一幅山林隐逸的画面。首联“蛩泣草根露,鹤鸣松顶风”以虫鸣和鹤叫起兴,展现出清晨或夜晚山林的宁静与生机。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标格既有异,音韵那能同”,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山水的独特感悟。

“我家水石村,圆月出中峰”描绘了诗人居所的环境,月光洒在山峰之上,增添了神秘与静谧。诗人与樵夫、野客的交往,以及“杳杳林表磬,冥冥岩下钟”的听觉体验,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禅意与超然。

“雾重时作雨,衣翠湿重重”描绘了山间气候的多变,而诗人却乐在其中。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比喻,赞美了岩石的奇妙构造,“窍竹去其节,清响合商宫”,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的音乐之美。

“累黍以为律,旋变为无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领悟,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可循。最后,诗人表示将这种领悟传承下去,“仙人授刀尺,度数合纤洪”,并将它刻在岩石上,任凭岁月洗礼。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岩间宴坐的意境,融合了自然景色、禅意与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收录诗词(850)

舒岳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往时予有湖湘之游同年黄东发提举以清江楮衾赠别藏之四年矣山房夜寒覆之甚佳乱后不知东发避地何处作此拟寄

我昔向湘潭,故人贻我别。

珍于锦鲸赠,未数绨袍脱。

温如阳春曦,白似腊天雪。

香收禅榻云,光映书斋月。

政尔独眠佳,毋使恶卧裂。

阴寒不内侵,和气无外泄。

自从离乱来,袍缊罄攘夺。

惟此寄僧房,与书俱不灭。

我本生蠹鱼,自爱纸中穴。

宛如蚕作茧,蛾吐眉眼出。

夜来初肃霜,子美衾如铁。

忽忆此青毡,覆我俭且洁。

中有布衾铭,此铭无冷热。

形式: 古风

放言

寒暑一大疟,天地一病躯。

古来几寒暑,元气朘削馀。

人物生其中,短小一侏儒。

神农乏药草,黄帝无医书。

坐令豺虎横,咬嚼为膏腴。

顽疾久不治,脏腑生虫蛆。

愿借大雷斧,磔此害物徒。

八荒既清廓,万古无忧虞。

形式: 古风

茅屋

茅屋不称意,清泠照此心。

白鸥波万顷,黄鸟树千岑。

薝卜炎天雪,蒲萄午日阴。

旧来须此物,隘巷若为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诗诀

蒉桴土鼓为声始,天球河图非琢工。

欲自柳州参靖节,将邀东野适卢仝。

平原骏马开黄雾,下水轻舟遇快风。

历历瑶琴怨遥夜,泠泠玉佩度秋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