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创作的《乌江亭记》中的诗句。这四句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描绘了一种历史的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百战疲劳壮士哀",表达了长期战争中士兵们的悲哀,他们在无数的战役中耗尽了青春与活力。"中原一败势难回",则揭示了一旦失利,就很难扭转乾坤。这两句充满了对战争后果的深刻反思。
接着的"江东子弟今虽在",诗人提到那些如同兄弟般亲近的人现在还在,但他们是否愿意与君王一起重新奠定基业呢?这里透露出诗人对时局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一丝期许。"肯与君王卷土来",则是对这份期许的一个具体展望,即希望能够与君主一道,重整河山。
总体而言,这几句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深厚的文学功底,更通过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表达了一种时代的忧虑和个人的责任感。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乌塘渺渺绿平堤,堤上行人各有携。
试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柘冈西。
汜水鸿沟楚汉间,跳兵走马百重山。
如何咫尺商于地,便有园公绮季闲。
有兴提鱼就公煮,此言虽在已三年。
皖灊终负幽人约,空对湖山坐惘然。
千里归来倦宦身,欲寻田宅豫求邻。
能将孝友传家世,乡邑如君更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