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蒋颖叔殿院游昭亭山广教寺

晴光散馀翳,佳辰值清和。

联车不辞远,共登昭亭阿。

步夷惬苍石,缘险扪修萝。

迥出白云上,俯瞰飞鸟过。

凌霄插危观,裂地注明河。

微风解兰芷,广陂浴凫鹅。

潭潭紫华君,左右森矛戈。

雷电在呼吸,玉帛荐牲牺。

庙食溢千载,祐民理无讹。

崔碑梦恊吉,谢守诗载歌。

却憩林下寺,裴颜迹尤多。

丹青业已晦,长髯但皤皤。

笔画肖家法,燕尾无偏颇。

览古发遐想,缘情还独哦。

逢时不荣达,憔悴同苫蓑。

嗒焉姑自丧,安之如命何。

彼美蒋御史,道术追雄轲。

眄予委泥涸,有意倾馀波。

荐士古来重,披剑今则那。

书为昭亭篇,昭亭崖可磨。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蒋颖叔一同游览昭亭山广教寺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晴朗天气下的余晖、清和的时节、蜿蜒的道路、苍石、修萝、白云、飞鸟、凌霄的建筑、清澈的水潭、紫华君的庙宇、以及雷电、玉帛、牲牺等元素,营造了一幅壮丽而又宁静的画面。

诗人在游览过程中,不仅欣赏了自然风光,也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庙宇的悠久历史、祭祀活动的庄严肃穆、以及前人的诗歌留下的痕迹,都让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感慨。他通过“览古发遐想”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的结尾部分提到了蒋颖叔的名字,暗示了蒋颖叔对诗人的影响和帮助,以及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诗人希望蒋颖叔能像古代重视推荐人才一样,给予自己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事业发展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自然之旅的记录,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历史、友情和自我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同许栖默游华阳洞

春归白昼永,庭虚民事退。

寻幽何所之,佳宾幸同载。

出门十馀里,仙者馀迹在。

非实固难评,洞壑茅可爱。

绿萝垂长帘,秘景得藏晦。

造深揭苇火,陟险汗渐背。

中宽稍可休,仰视覆圆盖。

石乳忘岁年,物象千万态。

龙泓绀澄碧,溢溜渐飞洒。

阴森毛骨寒,志往力殊怠。

磨崖记名姓,斯游定难再。

人生足离合,世役异屯泰。

清风起林杪,萧瑟动天籁。

归欤亦何求,盈筐采兰艾。

形式: 古风

同刘继邺秀才游岳麓登法华台呈如水长老

南出长沙城,西渡潇湘水。

谁铺碧鲛绡,迥透黄金底。

中分橘直洲,隐若鳌背起。

府邑古称雄,地势信少比。

苟非仁义图,畴将甲兵洗。

晚色烟雾开,人家明镜里。

斯须舍舟楫,纵步踏兰芷。

遥遥望松门,物象愈奇伟。

枝叶既不繁,霜雪讵能毁。

传云陶将军,屯营手植此。

至今凌云气,犹如大君子。

才过清风峡,路转不容跬。

尘寰自此隔,佛界朗瞻跂。

层梯上重门,绘塑光炜炜。

皓鹤去无踪,寒泉但清泚。

遂登法华台,平目瞰千里。

返惊人世卑,堑壁徒为耳。

连甍十万户,罗列在案几。

想当韩杜时,荆棘晦遗址。

不见湘西篇,惟誇道林美。

幸同刘子来,纵视眼不眯。

作诗君勿谦,前辈尚可拟。

挥笔方争豪,求心翻自鄙。

请看梁上题,半是泉中鬼。

白发缠利名,何由外生死。

道师深悟禅,软语听亹亹。

明驱三乘车,济我岸超彼。

台名将谓何,此喻有深理。

香色存天然,了不染泥滓。

救物运真悲,得法终日喜。

形式: 古风

游云盖寺

名山寺多占,此寺山尤名。

妙云镇弥覆,层层结缦缨。

日光昼微开,灿射黄金城。

木老枝叶简,水长音韵清。

五峰如绀莲,中有楼殿横。

是必龙华宫,禅禅悟无生。

一灯破群暗,众灯迭相明。

纷空素葩坠,悲晚孤猿惊。

予方困邅途,寓宿骨已轻。

愿言永栖此,读尽宝藏经。

顾盼适所适,了绝物外营。

马秣仆亦饭,奈何催北征。

形式: 古风

游鹿苑寺

游遍湘西山,晚至鹿苑寺。

平冈列城郭,长松肖兵卫。

入门尤清凉,读碑辨往事。

乃知阿育王,曾此藏舍利。

浮屠当殿阴,令人竦瞻视。

宝网敷金云,倏忽变苍翠。

僧云秋杪时,月静甘露坠。

大觉去无踪,山祗自灵异。

白鹿不我逢,残花在岩际。

居者多寿老,安禅信无累。

筇衲为生涯,心不坠情伪。

源源听法语,陶陶袭和气。

簪绅胡为乎,顶踵缚忧愧。

愿从彼上人,预闻第一义。

烦心沃醍醐,顿悟超十地。

聊为鹿苑吟,清梦不成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