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吴宫

草长黄池千里馀,归来宗庙已丘墟。

出师不听忠臣谏,徒耻穷泉见子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翻译

草木茂盛的黄池延伸千里之外,
回到故乡却发现宗庙已成为废墟。

注释

草长:草木生长繁茂。
黄池:地名,古代池塘。
千里馀:超过千里。
归来:返回家乡。
宗庙:古代祭祀祖先的场所。
已丘墟:已经成为了废墟。
出师:出兵远征。
不听:不听取。
忠臣谏:忠诚的臣子劝告。
徒:白白地。
耻:感到羞耻。
穷泉:古时指死后的葬地。
见子胥:像春秋时期吴国的伍子胥那样被掘墓。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胡曾的《咏史诗·吴宫》,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昔日繁华已成往事的感慨和对权谋失策的警示。

"草长黄池千里馀,归来宗庙已丘墟。"

这两句描绘了一片荒凉景象,黄池周围的草长得如同千里荒野,而返回来的宗庙已经成为了废墟。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象征着昔日繁华文明的消逝。

"出师不听忠臣谏,徒耻穷泉见子胥。"

这两句则直接点出了历史教训。"出师"指的是古代君主发兵打仗,而"不听忠臣谏"则显示了统治者对忠言的忽视和拒绝。"徒耻穷泉见子胥"则是指楚国的子胥,因得罪君王而被囚禁在穷泉,后来预测到国之将亡,最终流放至外地。这两句强调了如果统治者不听取忠诚的建议和批评,就可能导致国家的衰败。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咏叹,表现出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当时政治现实的隐晦批评。

收录诗词(165)

胡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诗.岘山

晓日登临感晋臣,古碑零落岘山春。

松间残露频频滴,酷似当时堕泪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咏史诗.李陵台

北入单于万里疆,五千兵败滞穷荒。

英雄不伏蛮夷死,更筑高台望故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咏史诗.杜邮

自古功成祸亦侵,武安冤向杜邮深。

五湖烟月无穷水,何事迁延到陆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咏史诗.汨罗

襄王不用直臣筹,放逐南来泽国秋。

自向波间葬鱼腹,楚人徒倚济川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