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蕴隆日日等西风,等得西风更蕴隆。
四十日秋无点雨,谁将消息到梧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干燥的秋天景象,诗人通过对西风的期待和等待,表达了对秋雨的渴望。"蕴隆日日等西风"两句,形象地表现了秋风的力量与持久,以及诗人对其迫切的期待。"四十日秋无点雨"一句,则明确指出秋天已经过去四十日,依然未见雨水,这种干旱反衬出季节的异常和自然规律的失衡。
最后一句"谁将消息到梧桐"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秋雨到来的疑惑和不安。这里的"梧桐"通常指的是树木,它们是秋天降雨的敏感指示物,因为它们的叶子会随着秋风摇曳,以等待秋雨的姿态呈现。在这句中,诗人似乎在询问,有谁能将秋雨即将到来的消息带给这些渴望水润的梧桐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天气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山气爞爞旱火光,墙头枯草半青黄。
饥肠惯作晴雷吼,且乞梧桐一夜凉。
不论青紫已离离,烟湿春畦手自治。
一笑摩挲空洞腹,是间尽纳几须弥。
下秧已觉齿生津,坐想堆盘雨夜春。
政恐厨人无变馔,庾郎贫不似吾贫。
红酣紫腻不胜春,肯上先生垫角巾。
芳草醉眠今老矣,惜花心在怕花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