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铁筠太守差次即目之作(其二)

乱后修文县,苍凉百感增。

儒冠变酋帅,官吏傍残僧。

人面瘦似鹄,鬼磷多无镫。

山城矧已堕,狼虎昼凭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沈丙莹的《和赵铁筠太守差次即目之作(其二)》描绘了一幅战乱后的凄凉景象。"乱后修文县"直接点出背景,县境在战乱之后满目疮痍。"苍凉百感增"表达了诗人面对此景的复杂情绪,既有对时局动荡的忧虑,也有对民生疾苦的感慨。

"儒冠变酋帅"暗示了读书人的身份在乱世中被迫改变,昔日的文人士大夫可能沦为地方势力或强盗头领,揭示了社会秩序的崩溃。"官吏傍残僧"则描绘了官僚阶层的没落,他们只能依附于寺庙中的僧侣,寻求庇护。

"人面瘦似鹄"通过比喻,形象地刻画了百姓因饥饿而面黄肌瘦的惨状,"鬼磷多无镫"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恐怖气氛,磷火闪烁,连照明的灯火都难以寻觅,生活困苦至极。

"山城矧已堕"中的"堕"字,既指城市破败,也暗含人心的颓废,"狼虎昼凭陵"更是以猛兽喻指强权者的横行霸道,白天都无所忌惮。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乱后修文县的社会凋敝和人们生活的艰难,透露出深深的忧患意识和对和平秩序的向往。

收录诗词(18)

沈丙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赵铁筠太守差次即目之作(其三)

觅路遗黎返,遥闻赐复恩。

枌榆迷旧径,井灶出颓垣。

雁集嗟无室,乌啼不见村。

饥肠饱新谷,耕者几人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白泥差次见比户皆食蒿喟然作采蒿行寄戴商山观察

哀鸣满四墅,四野无稻粱。

可怜声嗷嗷,日夜鸣饥肠。

长欃无处觅黄独,中野惟蒿带烟绿。

口实乃与角龙争,性命但凭寸茎续。

鹑衣村妇蓬鬓鬖,后者五五前三三。

终朝采蒿蒿满篮,携篮归来红日酣。

释之蒸之如荠甘,土锉一饱偕夫男。

夫男一饱力可用,踯躅水田秧插种。

青青田中秧,籽粒借官仓。

所祝刈获丰,官仓得填偿。

囊有余粟充资粮,蒿兮蒿兮谁尔尝。

苦忆年年谷未熟,打稻交官犹未足。

形式: 古风

九里箐

七里雾,莽喷㳬。九里箐,森葱茜。

雾多日出消,箐深日不见。

左右峭壁立,仰窥天一线。

密树纷排连,丛竹亘千万。

时疑薜荔中,山鬼白日现。

我行腊已残,冻冱集飞霰。

玉树交枝柯,银海为之眩。

形式: 古风

奢香驿

秦开五尺道,牂牁汉内属。

唐蒙斩令头,星邮远相续。

爨瓒一窃据,千载沦蛮服。

明祖纡远略,鞭箠森都督。

奢香诉君门,九驿为君筑。

遂令龙场路,使节通巴蜀。

缅想经营初,锦袍亲督促。

一曲西溪水,曾照人如玉。

宣慰绪勿延,明社嗟已屋。

惟兹旧驿亭,香名永芬馥。

奢香树边功,良玉拥戎纛。

天生奇女子,争辉二申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