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城日易夕,愁生先掩扉。
俸薄不沽酒,家贫忘授衣。
露重蕙花落,月冷莎难飞。
效拙惭无补,云林叹再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落寞孤独的生活状态,通过对山城日暮景象的描述,抒发了诗人的愁苦心情。诗人先以“山城日易夕”开篇,表明时间流逝迅速,而“愁生先掩扉”则显示出诗人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早早关门闭户的无奈。
接着,“俸薄不沽酒,家贫忘授衣”两句,透露出诗人的贫困境况。这里的“俸薄”指的是薄酒,即便宜的酒,而“不沽”则意味着没有能力去买酒。同时,“家贫忘授衣”表明由于家中贫穷,以至于连基本的衣物也无法得到保障。
在自然景象的描绘上,诗人写道“露重蕙花落,月冷莎难飞”。这里的“露重”形容夜晚的露水很重,而“蕙花落”则是秋天的景象。月亮虽然清冷,却也无法照亮那些即便是小虫,也难以在这寒冷中飞舞的环境。
最后,“效拙惭无补,云林叹再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有限、无力回天的自责和无奈。这里的“效拙”指的是效仿他人而不得法,自身才能不足,而“惭无补”则是对于自己的才能感到羞愧,因为它们无法带来任何益处。“云林叹再归”则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界中感慨万千,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的无奈。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悲凉而又自嘲的生活态度。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晦日连苦雨,动息更邅回。
生事萍无定,愁心云不开。
翟门悲暝雀,墨灶上寒苔。
始信宜城守,乘流畏曝腮。
小雨飞林顶,浮凉入晚多。
能知留客处,偏与好风过。
濯锦翻红蕊,跳珠乱碧荷。
芳尊深几许,此兴可酣歌。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春风起东道,握手望京关。
柳色从乡至,莺声送客还。
嘶骖顾近驿,归路出他山。
举目情难尽,羁离失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