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我离开洛城之后便四处漂泊,远离它已有四千里之遥,安史之乱叛军长驱直入中原也已经有五六年了。
草木由青变衰,我来到剑阁之外,为兵戈阻断,在江边渐渐老去。
我思念家乡,忆念胞弟,清冷的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
冷落的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令人高兴的是听说司徒已攻克河阳,正乘胜追击敌人,急于要拿下幽燕。

注释

洛城:洛阳。
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上元元年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
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恨别》。通过这短短的几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离愁和对家乡的无尽思念。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亲人分别后,心中的痛苦和时间的流逝。洛城是唐代都城长安的别称,而“四千里”则形象地表达了离别后的遥远和深刻。胡骑即指外族入侵的军队,长驱五六年,说明战争持续了很久。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这两句则是对战争景象的描写,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表达了战乱给大地带来的破坏和隔断。而“老江边”三字,则让人联想到岁月沧桑,更增添了一种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情感。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这两句诗则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在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月光下,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而在白天,看着悠扬的云朵,也不禁想起远方的兄弟。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最后两句则显示出诗人对于时事的关注和期待。在得知军队即将取得胜利的消息后,诗人表达了对将士们迅速平定战乱的希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战争、自然界变化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同时也折射出了诗人个人的哀愁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其一)

严警当寒夜,前军落大星。

壮夫思感决,哀诏惜精灵。

王者今无战,书生已勒铭。

封侯意疏阔,编简为谁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其二)

舞剑过人绝,鸣弓射兽能。

铦锋行惬顺,猛噬失蹻腾。

赤羽千夫膳,黄河十月冰。

横行沙漠外,神速至今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其三)

哀挽青门去,新阡绛水遥。

路人纷雨泣,天意飒风飘。

部曲精仍锐,匈奴气不骄。

无由睹雄略,大树日萧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