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片秋明绕万山,愁心似水转相关;
虬髯空拟浮家去,雁足虚传属国还。
声入鼓鼙龙自斗,梦回砧杵鹤难攀。
平原一旅真孤掌,可有天戈灵武间?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愁绪的流转,以山水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忧虑。首句"一片秋明绕万山",通过明亮的秋色和连绵的山脉,渲染出一种寂寥而深远的意境。"愁心似水转相关",将愁绪比喻为不断流淌的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情绪的波动和难以排解。
接下来的两句"虬髯空拟浮家去,雁足虚传属国还",诗人借虬髯(形容胡须弯曲如龙)和鸿雁寄书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漂泊无依的境况和对故乡的思念,但现实中的归途却遥不可及。
"声入鼓鼙龙自斗,梦回砧杵鹤难攀",诗人将战鼓声和砧板声融入梦境,寓意着战乱不息和思乡之情交织,即使在梦中也难以摆脱现实的困扰。"平原一旅真孤掌",以孤独的行旅比喻自己在广阔天地间的孤立无援,暗示了抗清斗争的艰难。
最后,诗人发出疑问"可有天戈灵武间?",表达了对明室复兴、英雄出现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力量微薄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张煌言在动荡时局下的愁苦心境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不详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莫指招摇望泰阶,小戎同泽已难谐;
三山波浪卢敖迹,半壁烽烟祖逖怀。
纪事可能无铁匣?班师岂复有金牌!
皇天倘识匡扶义,万古臣靡独我侪。
云肥大泽正高秋,南国旌旄何处留!
良会偶逢偏易失,好音频致恐终浮!
海中似有金银阙,域外曾无麟凤洲。
祗惜汉家悬异数,每将白马誓王侯!
越国年年教习流,朱旗玄甲总沈浮;
岁星不识今何在,依旧欃枪挂斗牛!
即看江鸟尽流离,精卫何从借一枝;
最恨蹛林秋祭后,天骄犹自灼羊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