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洞庭湖

大浸数五湖,莫大于洞庭。

时当春夏交,雪融水气蒸。

仰视但有天,与波同一青。

茫茫六合中,不见大块形。

三老弄洪涛,澎湃意所轻。

至此乃敬慎,风正始扬舲。

同舟色俱静,半帆容与行。

此中有楠木,千载成英灵。

出没每不时,异响令人惊。

舟妇散纸钱,徐徐乃就平。

死生呼吸间,宴坐犹兢兢。

吁嗟缥缈中,难测鬼神情。

或问传书事,心知不敢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陆次云的《泛洞庭湖》描绘了泛舟洞庭湖上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悟。首句“大浸数五湖,莫大于洞庭”以夸张手法强调洞庭湖的广阔,接下来通过“雪融水气蒸”展现了春水融化的生动画面。诗人感叹“茫茫六合中,不见大块形”,表达了对自然之大的敬畏。

“三老弄洪涛,澎湃意所轻”描绘了湖面波涛汹涌,而诗人却能泰然处之,显示出其豁达的胸怀。“至此乃敬慎,风正始扬舲”表达了在面对大自然的力量时,诗人选择谨慎驾驶,顺应风向。

“同舟色俱静,半帆容与行”描绘了船只在平静湖面上缓缓前行的场景,与前文的澎湃形成对比。诗人又借“楠木千载成英灵”寓言人生哲理,暗示坚韧不拔的精神。

“出没每不时,异响令人惊”则写出湖中神秘声音带来的惊奇与敬畏。舟妇烧纸钱的细节,反映出人们对未知的敬畏和对生死的感慨。“宴坐犹兢兢”表达出即使在安逸之中,诗人仍保持警醒。

最后,“吁嗟缥缈中,难测鬼神情”和“或问传书事,心知不敢应”揭示了诗人对于神秘未知的洞庭湖的深深敬畏,以及对于外界询问的含蓄回应,体现了诗人深沉内敛的个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洞庭湖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7)

陆次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岱

得过三观下,因上岱宗巅。

海吸长河远,天包大地圆。

五更先见日,九点半升烟。

孰谓方隅广,回环睥睨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白沟河

道出白沟河,沈吟唤奈何。

古今陵谷变,高下战场多。

厉鬼依残骨,耕人拾断戈。

烽烟嗟又甚,搔首一悲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题荆山石壁

寄语山灵听啸歌,连城再刖叹如何?

人间碧眼应难遇,莫产琼瑶误卞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赠芷江隐者

十二峰回十八滩,渔舟欲上问津难。

山亭春尽无人过,开遍桃花只自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