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堂襆被有馀清,骤喜秋光泼眼明。
帘外月华筛碎玉,床头萤火当长檠。
直嫌唧唧秋虫响,且听琅琅弦诵声。
善教尚烦留滞席,朝恩未许便归更。
这首宋代诗人傅察的《又次申教授直宿三首(其三)》描绘了秋夜读书的静谧与惬意场景。首句“秋堂襆被有馀清”表达了书房的清凉宁静,暗示了夜晚的深沉和主人的淡泊心境。第二句“骤喜秋光泼眼明”则写出诗人对秋日明亮月色的惊喜,仿佛连光线都洒满了喜悦。
“帘外月华筛碎玉”运用比喻,将月光比作碎玉,形象地描绘出月光透过窗帘的朦胧美,增添了诗意。床头的萤火虫如同长檠(古代照明工具),与月光相映成趣,为读书之夜增添了几分浪漫与温馨。
“直嫌唧唧秋虫响”中,“直嫌”二字流露出诗人对虫鸣的轻微厌烦,但随即转向“且听琅琅弦诵声”,表明他对读书声的专注和欣赏,这读书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响亮。
最后两句“善教尚烦留滞席,朝恩未许便归更”表达了诗人对教育的热情和对职责的坚守,即使受到朝廷的挽留,也不急于回家,显示出其敬业和忠诚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夜读书的独特意境,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职责的执着。
不详
扰扰浮名绊此身,相逢樽酒眼还明。
君如俊鹘方抟翮,我似弯弓不受檠。
弱植幸容依玉树,新诗尝喜掷金声。
他时会致青云上,莫厌卑栖岁屡更。
皎皎虚堂带月清,金风入律露华明。
潘郎寓直生秋兴,韩子长歌忆短檠。
惊鹊绕枝巢未稳,幽虫寻砌隐馀声。
却嫌诗思撩归梦,数尽高城长短更。
榆社聆风远,兰阶托契深。
兴宗知有自,处贵独无心。
陇柏晞朝露,庭槐长夏阴。
如公更何恨,顾我尚沾襟。
遗子一经足,成家五福并。
千钟欣禄养,万石仰荣名。
日射铭旌字,风传衮铎声。
摇知开吉地,不假问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