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感怀

衡宇日萧寂,高舂犹掩扉。

春风似有旧,社燕亦重归。

览照老已具,开樽人向稀。

颓然此心曲,持底属芳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房屋日渐冷清,日落时分门还紧闭。
春风似乎带着旧时的记忆,燕子也再次归来。
照镜子看到自己已老,宴席上的人也越来越少。
内心疲惫,不知如何寄托这份情感,只能任凭春花烂漫。

注释

衡宇:房屋。
萧寂:冷清。
高舂:日落。
掩扉:紧闭门窗。
旧:过去的。
社燕:燕子,春季筑巢于社庙附近。
重归:再次归来。
览照:照镜子。
老已具:已经显现出老态。
开樽:开酒。
人向稀:人越来越少。
颓然:疲惫的样子。
此心曲:内心的情感。
持底:何处、如何。
属:寄托。
芳菲:春花烂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诗人独居的静谧与孤寂之感。"衡宇日萧寂",衡宇指的是简陋的房屋,日萧寂则写出日常生活的清冷与寂静。"高舂犹掩扉",高舂是午后时分,扉门紧闭,更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春风似有旧",暗示着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春风仿佛还带着旧日的气息。"社燕亦重归",社燕是春燕,它们的回归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但诗人却感到形单影只。

"览照老已具",览照即照镜,诗人感叹岁月催人老,自己已经年迈。"开樽人向稀",开樽本是欢聚的场景,但在诗人看来,能共饮的人越来越少。最后两句"颓然此心曲,持底属芳菲",颓然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落寞,他不知道如何寄托这份情感,只能任凭春光流逝,芳菲独自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细节和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孤独的老年生活以及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林逋的诗风素淡,这首《春日感怀》正是其清逸风格的体现。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春阴

似雨非晴意思深,宿酲牵率卧春阴。

若怜燕子寒相并,生怕梨花晚不禁。

薄薄帘帷欺欲透,遥遥歌管压来沉。

北园南陌狂无数,祇有芳菲会此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洞霄宫

大涤山相向,华阳路暗通。

风霜唐碣久,草木汉祠空。

剑石苔花碧,丹池水气红。

幽人天柱侧,茅屋洒松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秋日西湖閒泛

水气并山影,苍茫已作秋。

林深喜见寺,岸静惜移舟。

疏苇先寒折,残虹带夕收。

吾庐在何处,归兴起渔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怀

霏霏烟雨拂西窗,缃帙披残卧缥缸。

林木细分山去削,水波微动鹤丁桩。

凉沈欲睡何妨纵,静壮诗魔未易降。

搔首旧游堪入画,一樯如练下澄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