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

素手水晶盘。垒起仙丸。红绡剪碎却成团。

逗得安排金粟遍,何似鸡冠。味胜玉浆寒。

只被宜酸。莫将荔子一般看。

色淡香消僝僽损,才到长安。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鉴赏

这首词作《浪淘沙令》出自北宋时期的词人王观之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珍视,以及对其易逝和脆弱性的感慨。

开篇“素手水晶盘。垒起仙丸。”描绘了一幅精致的画面:用洁白的手捧着透明如水晶般的盘子,仔细地堆积起药丸。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恍如梦境的氛围。

接着,“红绡剪碎却成团。”则是说那些原本被精心剪碎的红色丝线,现在又重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团。这里“红绡”象征着美好事物,而其被剪碎后再聚集,暗喻了对逝去美好的怀念和留恋。

紧接着,“逗得安排金粟遍,何似鸡冠。”诗人将那些细小的金黄色颗粒(可能是指糖果或药丸)布置得像鸡冠一般整齐,这里“金粟”象征着珍贵和美好,而“鸡冠”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形容其排列之整齐。

“味胜玉浆寒。”这句强调了这些物品的滋味超越了即使是由玉制成的清凉饮料,也彰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欣赏。

然而,“只被宜酸。”却又转折地表达了一种担忧,即这些美好的东西,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变得不再理想。这里“只被”暗示了变化的不可抗拒性,而“宜酸”则是对这种变化的感慨。

最后,“莫将荔子一般看。”诗人提醒我们不要把这些易逝的事物(以荔枝为例)看得太过简单。荔枝在这里象征着那些表面上看似平常,实则珍贵且脆弱的美好事物。

“色淡香消僝僽损。”这一句中,“色淡”和“香消”共同描绘出一种美好事物渐渐失去其原有魅力和存在感的状态。这里“僝傭损”则是对这种过程的深刻表达,传递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怀。

结尾,“才到长安。”这句诗虽然简洁,却蕴含着深意。在这里,“才到长安”可能意味着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探索还未结束,长安作为当时的文化中心,也许象征着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精妙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留恋以及对其易逝性的感慨,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

收录诗词(35)

王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如皋(今江苏如皋),北宋著名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他得中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其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

  • 字:通叟
  • 生卒年:1035--1100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

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

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

平明几点催花雨,梦半阑、敧枕初闻。

问东君,因甚将春,老了闲人。

东郊十里香尘满,旋安排玉勒,整顿雕轮。

趁取芳时,共寻岛上红云。

朱衣引马黄金带,算到头、总是虚名。

莫闲愁,一半悲秋,一半伤春。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减字木兰花(其二)

花筵布巧。绿绕红□花枝闹。朵朵风流。

好向尊前插满头。此花妖艳。愿得年年长相见。

满劝金钟。祝寿如花岁岁红。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四)

红牙初展。象板如云遮娇面。曲按宫商。

声遏行云绕画梁。正当衮遍。休唱阳关人肠断。

劝饮流霞。祝寿千年转更加。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八)

新秋气肃。此日仙翁曾诞育。禀赋应遍。

绿□朱颜似少年。阶庭兰玉。行见儿孙俱曳绿。

更祝遐龄。愿比庄椿过八千。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