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吴兴

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

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与朋友们相会,我伤心地发现,我们真的成了当年的过江诸人,以泪洗面,一个个忧心忡忡,可又想不出救国的良策。
我就像那绕树飞鸣的乌鹊,找不到个栖息的地方;又如同无能的鸠,没法谋造个安定的巢穴。
江北江南,相望不远,也已音讯断绝;在这秋风秋雨中,我又怎能在吴兴滞留岁月?
伤心流连,我想找个有力的朋友避乱托身,却只是梦想;抬起头,眼见那天边夕阳西坠,孤云飘浮,禁不住忧愁悱恻。

注释

楚囚:用《左传·成公九年》楚人钟仪被俘事,后世以之代指囚犯或处境窘迫的人。
末策:下策。
营巢:筑巢。
拙鸠:《禽经》:“鸠拙而安。
”张华注说鸠即鸠,四川称为拙鸟,不善营巢。
羁留:逗留。
荆州:在今湖北。
这里当用汉末王粲见天下大乱,遂去荆州依托刘表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寓居吴兴》,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内心充满忧虑与无奈的情感。首句“相对真成泣楚囚”以楚囚自比,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孤独和哀愁。接下来的“遂无末策到神州”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自己仿佛无计可施,无法回到故乡。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运用比喻,写自己像飞鹊般只能围绕着居住之地盘旋,却没有拙鸠筑巢的智慧,暗示了生活的漂泊不定和内心的迷茫。江南江北的阻隔,“江北江南犹断绝”,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秋风秋雨敢淹留”描绘了凄凉的自然景象,寓言了诗人滞留他乡的境况,不敢轻易停留。最后两句“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通过“荆州梦”和“落日孤云”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以及面对夕阳和孤云时的孤独与愁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寓居他乡的苦闷与思乡之情。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曾同季饷建溪顾渚新茶

雨润梅黄后,风薰麦秀初。

不持新茗碗,空枉故人书。

顾渚琼糜似,闽溪玉食馀。

吾宗重盟好,并以遗闲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曾宏甫分饷洞庭柑

黄柑送似得尝新,坐我松江震泽滨。

想见霜林三百颗,梦成罗帕一双珍。

流泉喷雾真宜酒,带叶连枝绝可人。

莫向君家樊素口,瓠犀微齼远山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曾宏甫见招看海裳而郡城新有更初阖扉之令予闻鼓亟归一诗呈宏甫

西蜀名花得许秾,晚来呼客醉花中。

可怜朵朵枝枝弱,自占深深浅浅红。

收拾虽微少陵老,宠光还有翰林公。

无聊独出城闉去,烧烛看时恨不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曾宏甫到光山遣送鹅梨淮鱼等数种

吾宗席未暖淮滨,遣骑持书剩送珍。

美实来从压沙寺,巨鱼长比藉糟人。

欲雕好语略为报,但愧新诗如有神。

领客不无桃李树,知君忆著故园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