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柳才佥判蔡州

翩翩河东孙,豪迈有祖德。

二十补楚掾,能用口破贼。

归来入京寺,不借推挽力。

骄夸固其宜,了不见颜色。

题舆盖本乘,入幕乃屈职。

淮西号剧府,君也兹敛翼。

朝廷选材吏,闻下前日敕。

奉诏者云谁,此章君可塞。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翩翩的河东才子,豪迈中流露出祖先的美德。
二十岁就担任楚地的属官,能言善辩揭露敌人的阴谋。
回到京城寺庙任职,无需借助他人之力推动自己。
他骄傲自满理所当然,却忽视了自己的谦逊态度。
他的职位本应高贵,但进入幕僚却显得委屈了才能。
在淮西这个艰难的官署,你选择谨慎收敛翅膀。
朝廷选拔有才能的官员,日前已下达命令。
执行诏令的是何人?这封奏章,您足以胜任。

注释

翩翩:形容举止文雅。
河东孙:指孙姓人士来自黄河以东地区。
楚掾:古代楚地的属官。
口破贼:能言善辩揭露敌人。
推挽力: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
颜色:脸色,这里指态度。
题舆:指地位或职位。
敛翼:收敛翅膀,比喻谨慎行事。
选材吏:选拔人才的官员。
敕:皇帝的命令。
奉诏:接受并执行诏令。
塞:完成,胜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同的《送柳才佥判蔡州》。从艺术风格和用词考察,这首诗体现了古典诗歌中颂扬英雄、赞美才华的传统特点。

诗中的“翩翩河东孙,豪迈有祖德”开篇即描绘出一位英俊非凡的人物形象,强调其家族背景和个人气概。紧接着,“二十补楚掾,能用口破贼”则展示了这位人物的才华与能力,年轻有为且智勇双全。

“归来入京寺,不借推挽力”表明他回到京城后,在宗教场所亦展现出不需依赖外力即可达成目的的超凡力量。随后的“骄夸固其宜,了不见颜色”则是对他在人群中表现出的自信和超脱世俗的评价。

诗歌中的“题舆盖本乘,入幕乃屈职”可能暗示这位人物虽然有着非凡的才华,但仍旧能够恪守本分,不骄不躁。接下来的“淮西号剧府,君也兹敛翼”则是对他在重要岗位上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最后,“朝廷选材吏,闻下前日敕。奉诏者云谁,此章君可塞”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人物能否符合朝廷挑选人才标准的期待和希望。这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赞扬一位拥有非凡才华和坚定品格的人物,展示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推崇。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送通判喻郎中

前年为郡得陵时,不谓其州陋如此。

萧条官宇岩岭上,零落民家坑谷里。

西城初入已可厌,窃谓岂堪余所止。

幸逢之彦倅郡事,日月渐深殊可喜。

予之所禀至迂谬,君亦恬然尤自委。

每来聚议一朝罢,各去掩门归隐几。

虽然有时亦为会,此事可知谁得已。

酒肴粗粝妓乐可,况复譊譊满公使。

惟于试茶并看画,以此过从不知几。

幕中有客乃佳士,爱遣高谈听亹亹。

如斯共处五百日,索寞情怀未尝起。

君今官满忽先去,撩动予愁安可柅。

英溪长亭一挥手,自此吴蜀五千里。

谓言川江会北固,中亦有船多上水。

愿君因出到金山,遇此莫忘批纸尾。

形式: 古风

送通判喻郎中(其二)

群居五百日,日日如初见。

一日忽远别,能不成怆恋。

人生三万日,光景若激箭。

何苦于其间,喜愠费颜面。

兹缘胜心在,胸内每交战。

既欲多上人,计校须自衒。

于事固无补,在己亦非便。

仕路繁此徒,可谓丈夫贱。

爱君性浑厚,殊不与时变。

相共为此州,敢说皆尽善。

何尝分彼此,惟务乃职办。

所以将二年,无有长短辨。

为人倘如此,所至复何患。

官满去还台,岂能忘眷眷。

阳关调虽苦,且尽西城宴。

问君到京国,几月方下汴。

予亦想是时,移守至梁甸。

佳音幸见及,西南足邮传。

形式: 古风

送通判喻郎中(其一)

晴霞照西城,漠漠卷宿雾。

高空缭危磴,此乃君去路。

吴蜀向万里,上马初一步。

莫言道途远,况已嗟久寓。

今兹有行色,便可到北固。

长亭聊把手,几日更逢遇。

不敢醉君酒,君意实急遽。

惟是送君心,相随亦东骛。

形式: 古风

送钱规判官归蜀觐亲遂之岳阳

严风吹玉柱,有客动归装。

古道转危阪,全家行晓霜。

休嗟游薄宦,且喜拜高堂。

会合知何所,春江泛楚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