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

大朴既一剖,众材争万殊。

懿兹南海华,来与北壤俱。

生长如自惜,雪霜无凋渝。

笼笼抱灵秀,簇簇抽芳肤。

寒日吐丹艳,赪子流细珠。

鸳鸯花数重,翡翠叶四铺。

雨洗新妆色,一枝如一姝。

耸异敷庭际,倾妍来坐隅。

散彩饰机案,馀辉盈盘盂。

高意因造化,常情逐荣枯。

主公方寸中,陶植在须臾。

养此奉君子,赏觌日为娱。

始觉石楠咏,价倾赋两都。

棠颂庶可比,桂词难以踰。

因谢丘墟木,空采落泥涂。

时来开佳姿,道去卧枯株。

争芳无由缘,受气如郁纡。

抽肝在郢匠,叹息何踟蹰。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翻译

原始的大朴一旦被切割,各种木材竞相展现出千差万别的形态。
南海的华美之木,来到北方的土地,一同展示其风采。
它们生长得如同珍爱自己,无论雪霜严寒,都不改变其鲜艳和持久。
它们紧紧怀抱灵秀,纷纷绽放出芬芳的肌肤。
寒冷的阳光下,它们开出红艳的花朵,仿佛滚动着细小的珍珠。
花瓣重重叠叠,翡翠般的叶子铺展四面。
雨后的新鲜色彩,每一枝都像一位美丽的少女。
它们在庭院中挺立,吸引人们的目光,装饰着厅堂。
它们的光彩洒满桌案,余晖映照在碗碟之中。
高尚的情感源自自然,平凡的情感随岁月而兴衰。
主人的心中,这些树木在瞬间就被培育和欣赏。
养育这些树木是为了供君子欣赏,每日观赏都是一种乐趣。
这才意识到石楠的赞美诗价值不菲,堪比两都的赋文。
或许棠颂可以相比,但桂词的赞美却难以超越。
向那些废弃在丘墟中的树木致歉,它们曾为空洞的赞誉而失落。
时机到来时,它们展现美好的姿态,失势时则只能枯萎。
它们无法找到争艳的机会,命运如同纠结的心情。
只有郢地的巧匠才能理解它们的内心,叹息中充满了犹豫。

注释

大朴:原始的朴素形态。
众材:各种木材。
南海华:南海的名贵木材。
北壤:北方的土地。
凋渝:凋零、改变。
灵秀:灵气和秀美。
鸳鸯花:形容花朵繁多且美丽。
翡翠叶:绿色如翡翠的叶子。
一枝如一姝:每一枝都像一位美女。
耸异:奇特引人注目。
敷庭际:装饰庭院。
陶植:培育、种植。
赏觌:观赏、相见。
石楠咏:对石楠的赞美诗。
两都:古代中国的长安和洛阳,代指文学中心。
棠颂:对棠树的赞美。
桂词:对桂树的赞美词。
丘墟木:废弃在丘墟中的树木。
枯株:枯萎的树木。
郁纡:纠结、抑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南海华和北壤植物的描述,展现了万物争春的壮丽场面。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美,如“懿兹南海华”、“雪霜无凋渝”等,都生动地表达了植物在寒冷中依然保持着生机与美丽的景致。

诗人通过对花木的细腻描写,如“笼笼抱灵秀”、“翡翠叶四铺”、“雨洗新妆色”等,展现了花开时的美妙和多姿多彩的一面。同时,也通过“高意因造化”、“常情逐荣枯”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生不息、轮回不断变化的赞叹。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而提到了主公和君子,以及养护这些树木以供赏玩之用。这既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他们对君子的期许与期待。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孟郊先生的才华,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石楠树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生命力与美学享受相结合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

山中琉璃境,物外琅琊溪。

房廊逐岩壑,道路随高低。

碧濑漱白石,翠烟含青蜺。

客来暂游践,意欲忘簪圭。

树杪灯火夕,云端钟梵齐。

时同虽可仰,迹异难相携。

唯当清宵梦,髣髴愿攀跻。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和钱侍郎甘露

玄天何以言,瑞露青松繁。

忽见垂书迹,还惊涌澧源。

春枝晨袅袅,香味晓翻翻。

子礼忽来献,臣心固易敦。

清风惜不动,薄雾肯蒙昏。

嘉昼色更晶,仁慈久乃存。

一方难独占,天下恐争论。

侧听飞中使,重荣华德门。

从公乐万寿,馀庆及儿孙。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和蔷薇花歌

仙机札札织凤皇,花开七十有二行。

天霞落地攒红光,风枝袅袅时一飏。

飞散葩馥绕空王,忽惊锦浪洗新色。

又似宫娃逞妆饰,终当一使移花根,还比蒲桃天上植。

形式: 古风

咏怀

浊水心易倾,明波兴初发。

思逢海底人,乞取蚌中月。

此兴若未谐,此心终不歇。

形式: 古风 押[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