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李方叔侍郎挽诗一首》由宋代诗人刘一止所作,是对李方叔侍郎的深切缅怀与高度评价。诗中不仅赞扬了李方叔在当代政坛的卓越贡献和影响力,更对其文学成就与学术贡献给予了极高的肯定。
首句“论议当今耸外庭”,生动描绘了李方叔在当代政坛上的地位与影响力,他的言论与见解在朝廷内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接下来,“英英人物照丹青”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李方叔比作光彩照人的历史人物,强调了他的杰出与不凡。
“文章共道追千古,训诂曾看媲六经”两句,进一步赞美了李方叔在文学与学术领域的卓越成就。这里的“文章共道”指的是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千古”则强调了其影响之深远;“训诂”是指他对古代文献的注释与解释工作,“媲六经”则是说他在这方面的工作达到了与儒家经典相媲美的高度。
“畴昔鹓行今几在,异乡薤露不堪听”两句,表达了对李方叔逝世的哀痛之情。其中,“畴昔鹓行”借用了鹓鸟飞翔的典故,象征李方叔昔日的辉煌与荣耀;“异乡薤露”则引用了薤露歌的典故,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
最后,“老成远矣何嗟及,闻说郎君有典型”两句,既是对李方叔去世的惋惜,也对其后辈的期望。这里“老成”指李方叔的德高望重,而“典型”则暗示了李方叔留下的榜样与典范,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李方叔生前事迹与成就的回顾,以及对其逝世的哀悼,展现了对这位杰出人物的崇高敬意与深情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