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舟

一从桡下失关津,寂寞空横断岸滨。

夜夜芦花照明月,可怜不见谢家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舟独泊于荒凉河岸的画面,充满了寂寥与怀旧之情。首句“一从桡下失关津”,以“桡”指代船桨,暗示了船只失去了航行的方向或失去了往来的通道,暗示了某种失落或分离的状态。“寂寞空横断岸滨”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孤独,孤舟仿佛是被遗忘在岸边,无人问津,充满了寂寞感。

接下来,“夜夜芦花照明月”一句,通过夜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美的氛围。芦花在月光下轻轻摇曳,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这里的“照明月”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喻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光明、希望的向往。

最后一句“可怜不见谢家人”,表达了诗人对某位特定人物的思念之情。这“谢家人”可能是诗人曾经相识的朋友、亲人或是某种象征性的存在,其形象虽然未直接出现,但通过“可怜不见”的表达,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与孤独时的深刻思考和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247)

释广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林上人归湖南

无端活业尽平沉,只为当时错用心。

归路又从湖畔过,水深不似恨深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送无言和尚赴枫林

祸兮不入慎家门,除是知恩解报恩。

只用五峰曾中底,要人吐了要人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月岩

光非照境境非存,恁么曾来二十年。

话到乖崖峭壁处,令人特地忆南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示头陀过灵隐

头颅如雪困风波,未到灵山未倒戈。

百万人中笑花眼,元来犹有此头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