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远云閒睡醉天下之至乐也约各赋一首寄昌甫(其三)

陶陶兀兀里,浑涵忘所知。

恍如天地初,清浊未剖时。

人苦前识尔,触物劳心思。

弃置便弃置,况此有酒卮。

一酌入醺酣,重觞到淋漓。

勿苦事边幅,醒将何所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沉浸于自然与美酒之中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陶陶兀兀”、“浑涵忘所知”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在酒香与自然中忘却尘世烦恼的状态。他仿佛回到了宇宙形成之初,清与浊尚未分化的混沌状态,表达了对原始、纯净世界的向往。

接着,诗人指出人们常常因过去的认知束缚而感到劳心,无法真正享受当下。他建议,与其在琐碎事务中挣扎,不如放下,尤其是面对酒这样的美好事物时。饮酒可以让人进入一种醺然的状态,从“一酌入醺酣”到“重觞到淋漓”,充分体验了酒带来的欢愉与释放。

最后,诗人劝诫不要过于拘泥于外在形式或规则,因为醉后的清醒往往无所作为。这不仅是一种对饮酒乐趣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在追求快乐的同时,也要学会适时地放松自我,摆脱束缚,享受纯粹的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酒这一载体,探讨了人在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忙碌与束缚中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它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简单而纯粹的快乐,不被外在的规则和期望所限制。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寄秋塘

寄语秋塘翁,谢借渊明诗。

俄而两三年,未尝不诵之。

翁昔游钱湖,日日载酒嬉。

我方坐筦库,逐势利奔驰。

惟恐尘埃多,忘却山水奇。

所以从翁借,欲公知我为。

秋塘夫如何,蒲荷净涟漪。

塘上客谁来,宁作宋玉悲。

胸蟠夜光寒,健笔愈陆离。

西风一吟讽,万事都若遗。

应笑我投閒,犹能咏于斯。

渊明闭关辈,翁亦老苦锥。

怅然复归翁,起我百世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孟守寄诗卷于斯远

人言诏节忙,我觉诗卷暇。

寄之章丘深,何其相慰藉。

使君真不凡,往往凌鲍谢。

传观俗眼惊,幽怀语寒夜。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舟至南豅且寄玉山聘君寺丞二徐丈

宿雨起微潦,轻风生早凉。

叶叶一飘蓬,溯浪开晴光。

沿洄几年汎,眼熟云水乡。

常苦乏佳伴,无人与成章。

望望指柏阁,遥遥近溪堂。

南豅在中沚,停篙且翱翔。

进棹君未已,为我达衷肠。

万事本如昨,此适不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寄宋君辅

仕则有用舍,学则有舒卷。

但愿培之深,名宦恐不免。

范欧久逾新,黄俞近莫辨。

后先行与静,信各万人选。

自是有犁锄,自是有轩冕。

如闻复授徒,乡里足称善。

青青谨对矣,话柄由我转。

杳邈天外心,其奈知德鲜。

兴言相逢时,一再仅游衍。

夜来定何杯,午后亦何脔。

达生恨弗果,情深话犹浅。

东家山水窟,气岸必洪展。

绿草三径春,幽光遍苔藓。

形式: 古风 押[铣]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