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鱼有引

网鱼竞捕正头乌,兴味频嫌至后殊。

海堀引回怜瘦剧,船头悬罟急徵输。

钓缗信足骄渔父,幻化无须诳老夫。

曾食江鲻争比得,芙蓉花里好提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渔民捕鱼的场景,充满了生动的生活气息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首句“网鱼竞捕正头乌”,以“正头乌”这一形象化的表达,生动地展现了渔民们在捕鱼时的忙碌与热情。接着,“兴味频嫌至后殊”则反映了捕鱼过程中的变化与挑战,捕鱼初期的兴奋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少或改变。

“海堀引回怜瘦剧,船头悬罟急徵输。”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捕鱼的具体情境,通过“海堀”(可能是指海底的沟壑)和“罟”(捕鱼的网具),展现了渔民们在海上劳作的艰辛与智慧。同时,“怜瘦剧”和“急徵输”则体现了捕鱼过程中对时间和效率的紧迫感。

“钓缗信足骄渔父,幻化无须诳老夫。”这两句转而从心理层面探讨了捕鱼活动对渔民心态的影响。通过“钓缗”(钓鱼用的线)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渔民自信与自豪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捕鱼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渔民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

最后,“曾食江鲻争比得,芙蓉花里好提壶。”这两句将话题转向了对食物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江鲻”(一种淡水鱼)和“芙蓉花里好提壶”(在盛开的芙蓉花下享受美食),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生活乐趣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与美食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民捕鱼的日常,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17)

范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鮡鱼次六给谏原韵

怒目棱棱遍体斑,蛇行也解曲回环。

如何生在沧溟里,偏喜身居清浊间。

虎穴掉头终不顾,龙门烧尾可知艰。

烹鲜更怪成何味,丛笑令人鄙百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褚太守禄观稼图

北港地肥沃,种植恒不时。

四月刈新谷,六月开新菑。

十月收大冬,洵有不敛穧。

罔知三年畜,转贩成漏卮。

番儿学唐人,亦解把锄犁。

时清风日好,鸡犬皆嬉嬉。

槟榔簇凤尾,猱采同儿戏。

弯弓射生手,徒充他人饥。

褚侯河南后,跨海效一麾。

动念仁民术,写出豳风诗。

美哉二千石,愿更进微规。

武侯治蜀严,宽猛常相持。

既庶何以教,阿谁是良师。

逋逃何以绝,穷黎何以肥。

至治顺大化,贵与羲皇期。

何时道德同,四海仰风仪。

形式: 古风

台湾纪巡诗(其三)

野田晴晓碧天空,地指扶桑东复东。

赤嵌城边云散彩,拓开海日一轮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台湾纪巡诗(其四)

负暄童叟爱冬温,红稻成堆拥荜门。

桐竹周遭鸡犬静,教人历历认花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