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村道中(其一)

林栖野啄散鸦群,极目风霾乱日曛。

短麦离离乾忆雨,远峰黯黯细输云。

愁逢杂路寻车辙,赖有高林出酒巾。

辄得问津凡父老,不应看客废锄耘。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树林中鸟儿纷飞,乌鸦群散乱在空中,视野所及之处,风尘蔽日。
矮小的麦田干枯期盼雨水,远方的山峰阴暗,云雾缓缓升起。
忧虑中在杂乱的小路上寻找车辙,幸好有高大的树林提供酒意暂时忘忧。
随意询问乡亲农事,不应因有客人来访而荒废了农耕。

注释

林栖:栖息在树林中的。
野啄:在野外觅食。
散鸦群:散乱的乌鸦群。
极目:放眼望去。
风霾:大风扬起的尘土和雾霾。
乱日曛:使阳光显得昏暗。
短麦:矮小的麦子。
离离:稀疏的样子。
乾忆雨:渴望雨水滋润。
黯黯:阴暗的样子。
细输云:缓缓上升的云雾。
愁逢:忧虑遇到。
车辙:道路上的痕迹。
赖有:幸亏有。
高林:高大的树林。
出酒巾:借指酒意。
辄得:常常能够。
问津:询问道路。
凡父老:普通的乡亲。
不应:不应该。
看客:看热闹的人。
废锄耘:荒废农活。

鉴赏

这首宋诗《楚村道中(其一)》是周邦彦所作,描绘了乡村野外的景象。首句“林栖野啄散鸦群”写出了宁静的林间,乌鸦群鸟散去觅食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闲适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次句“极目风霾乱日曛”则描绘了诗人远望时,风尘蔽日,天色昏暗的画面,暗示了旅途中的艰难。

“短麦离离乾忆雨”一句,通过形容麦苗稀疏、干渴期盼雨水,展现了农事的艰辛和对自然的依赖。接下来,“远峰黯黯细输云”以远山的暗淡与云层的流动相映,寓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期待。

“愁逢杂路寻车辙”表达了诗人行走在狭窄小路上的忧虑,寻找着前人的足迹,暗示旅途中的困惑与孤独。然而,“赖有高林出酒巾”又透露出一丝慰藉,意味着在高大的树林中或许能找到暂时的避风港,也能借酒消愁。

最后两句“辄得问津凡父老,不应看客废锄耘”,诗人向寻常百姓询问道路,感叹不应因有客人来访而荒废农事,体现了他对农耕生活的尊重和对淳朴民风的赞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旅途中的见闻和感悟,以及对乡村生活的理解和敬意。

收录诗词(235)

周邦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字:美成
  • 号:清真居士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056年-1121年

相关古诗词

谩成(其一)

举头万籁号,弹指万籁寂。

欲寻所归方,变灭了无迹。

古今何足云,浩劫同一息。

曾闻不迁义,贞定非木石。

至乐谅难名,所恨罗縠隔。

形式: 古风

薛侯马

薛侯俊健如生猱,不识中原生土豪。

蛇矛丈八常在手,骆马蕃鞍云锦袍。

往属嫖姚探虎穴,狐鸣萧萧风立发。

短鞯淋血斩将归,夜斲坚冰濡马渴。

中都久住武城坊,屋头养骆如养羊。

枯萁不饱篱壁尽,狭巷怒蹄盆盎伤。

只今栖栖守环堵,五月樵风吹宿莽。

千金夜出酬市儿,客帐昼眠听戏鼓。

边人视死亦寻常,笑里辞家登战场。

铨劳定次屈壮士,两眼荧荧收泪光。

齿坚食肉何曾老,骑马身轻飞一鸟。

焉知不将万人行,横槊秋风贺兰道。

形式: 古风

赠常熟贺公叔隐士

怀珠崖不枯,韫玉山有辉。

隐翳不言德,人自知神奇。

公叔季贞后,不为世网縻。

浮沉里闾间,身晦道同违。

弓旌搜俊良,圭衡略无遗。

难偕集雍鹭,宁作曳尾龟。

慈仁盖天性,惠泽施鳏嫠。

倒囷食流冗,死葬病有医。

人今泣遗爱,若见岘首碑。

肯构有材子,修德亦庶几。

高风自兹显,岂病知者希。

形式: 古风

曝日

冬曦如村酿,奇温止须臾。

行行正须此,恋恋忽已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