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常熟贺公叔隐士

怀珠崖不枯,韫玉山有辉。

隐翳不言德,人自知神奇。

公叔季贞后,不为世网縻。

浮沉里闾间,身晦道同违。

弓旌搜俊良,圭衡略无遗。

难偕集雍鹭,宁作曳尾龟。

慈仁盖天性,惠泽施鳏嫠。

倒囷食流冗,死葬病有医。

人今泣遗爱,若见岘首碑。

肯构有材子,修德亦庶几。

高风自兹显,岂病知者希。

形式: 古风

翻译

明珠崖永不枯萎,藏玉山闪烁光辉。
美德深藏不露,人们却能感知其神异。
公叔季贞之后,不受世俗束缚。
在民间沉浮,尽管身体隐晦,但道义上却与世人不同。
选拔贤才如张弓射箭,公正无私,一个也不遗漏。
不愿与群鹭争逐高位,宁愿做曳尾于泥的乌龟。
慈爱如同天性,恩惠普施于孤寡。
倾尽财富以济贫困,疾病之人也能得到救治。
人们今日怀念他的善行,如见岘首山的碑铭。
他有能力建造家园,修养德行也接近完美。
高尚的风范从此显现,何愁知音稀少。

注释

怀珠:比喻珍宝或美德。
崖:山崖。
韫玉:藏玉。
隐翳:隐藏、隐蔽。
德:美德。
公叔季贞:历史人物,以其清廉著称。
世网:世俗的罗网。
里闾:乡里、民间。
慈仁:慈善仁爱。
鳏嫠:老而无偶的人。
倒囷:倾倒仓库。
遗爱:遗留的爱戴。
岘首碑:历史上的著名碑刻。
肯构:愿意建造房屋,指有治家之才。
修德:修养品德。
高风:高尚的品格。
知者:理解、欣赏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对常熟贺公叔这位隐士的赞美和敬仰之作。诗人首先以“怀珠崖不枯,韫玉山有辉”描绘出贺公叔的内在品质如同明珠藏于崖石,美玉隐于山岩,暗示其深厚的美德和不为人知的光辉。接着,诗人称赞他不追求世俗名利,甘于在民间默默奉献,虽身处平凡,但道德高尚。

“弓旌搜俊良,圭衡略无遗”表达了朝廷对他的认可,尽管他未入仕途,但仍被赞誉为杰出人才。然而,他选择的是如鹭鸟般自由自在的生活,而非追求高位,宁愿像曳尾之龟,保持内心的宁静。诗人赞扬他的慈仁与惠泽,对贫困孤寡之人慷慨相助,甚至倾其所有。

“倒囷食流冗,死葬病有医”进一步展现了他的仁爱,无私地帮助他人,连死后也留下善举。人们怀念他的恩德,如同看到岘首碑上的丰功伟绩。诗人期待后世能有更多像贺公叔这样的人才,修养品德,传承他的高尚风范。

最后,诗人感慨贺公叔的高风亮节已经彰显,他的美德不会被忽视,表达了对这位隐士深深的敬意。整首诗通过赞美贺公叔的隐逸生活和高尚品格,展现了对古代隐士精神的崇敬和向往。

收录诗词(235)

周邦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字:美成
  • 号:清真居士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056年-1121年

相关古诗词

曝日

冬曦如村酿,奇温止须臾。

行行正须此,恋恋忽已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一寸金.小石江路

州夹苍崖,下枕江山是城郭。

望海霞接日,红翻水面,晴风吹草,青摇山脚。

波暖凫鹥作。沙痕退、夜潮正落。

疏林外、一点炊烟,渡口参差正寥廓。

自叹劳生,经年何事,京华信漂泊。

念渚蒲汀柳,空归闲梦,风轮雨楫,终辜前约。

情景牵心眼,流连处、利名易薄。

回头谢、冶叶倡条,便入渔钓乐。

形式: 词牌: 一寸金

一剪梅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梅枝,略点眉梢。

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误招。

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敲。

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一落索(其一)双调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阑愁,但问取、亭前柳。

形式: 词牌: 一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