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扫下乌儿毛样细,满箱桑叶剪青柔。
大姑不似三姑巧,今岁缲丝两倍收。
这是一首描绘蚕妇辛勤工作场景的诗句。开篇“扫下乌儿毛样细”一句,生动地形象了蚕妇在清晨细心地为桑叶除去杂质,以确保丝毫不受影响。接下来的“满箱桑叶剪青柔”则展现了蚕妇对桑叶的精心挑选与整理,体现了她们对养蚕事业的投入和关怀。
诗人通过“大姑不似三姑巧”这句,用一种婉转的方式表达了一种质疑或者说是惊叹,可能是在赞美三姑在缲丝方面的技艺高超。最后,“今岁缲丝两倍收”则直接点明了这年的产量超过往年,是对蚕妇们辛勤劳动成果的一种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蚕妇们的不懈努力,而且也反映出农业社会中女性在家计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辛勤劳作者的尊重与赞美之情。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九日三眠火力齐,五朝又报四眠时。
辛勤一月方能茧,缲得成丝却卖丝。
万仞山头放一丝,争吟好句记当时。
能诗若不能垂钓,祗恐先生不受诗。
举世知心独有韩,为何无发强加冠。
若人了得推敲事,僧服儒衣一样看。
唤得归来是督邮,东篱千古占风流。
白衣未至秋萧索,曾记公田种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