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四首(其四)

秦隋国命促,再传已非君。

储皇值根本,簸弄由他人。

伤哉䜛佞口,得间父子亲。

向使二君在,汉唐尚称臣。

如何望思台,泫然泪沾巾。

江充族竟灭,沉冤果何伸。

秦王亟承统,喋血至禁门。

获罪不少贷,元功宁足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深刻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悲哀。诗人选取了秦、隋两朝的更迭作为背景,以“秦隋国命促”开篇,点明了这两朝国祚短暂的特点。接着,“再传已非君”一句,暗示了政权更替之迅速,王朝兴衰之无常。

“储皇值根本,簸弄由他人”描绘了太子(储君)本应是国家未来的根基,却因权谋者的操纵而失去了应有的地位,暗含对权力斗争中牺牲者的同情。诗人进一步指出,如果这两朝的君主能够坚守本心,不被小人左右,那么他们或许能像汉唐一样,成为其他朝代的臣服者。

然而,“如何望思台,泫然泪沾巾”一句,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深感慨。望思台,本是古代帝王思念先祖或反思过错的地方,此处用来象征对历史教训的追忆与哀悼。诗人以泪沾巾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对权力斗争残酷性的反思。

最后,“江充族竟灭,沉冤果何伸”和“秦王亟承统,喋血至禁门。获罪不少贷,元功宁足论”两组对比,分别提到了江充事件和秦始皇的悲剧,前者是冤屈最终得以昭雪的例外,后者则是权力斗争导致的无辜牺牲。这两句不仅深化了对权力斗争后果的思考,也体现了诗人对正义与公正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权力、人性、历史教训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公平正义的强烈追求。

收录诗词(67)

叶懋(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叶兰之父,有才识,善词章。官至大中大夫,嘉兴路总管,多政迹

  • 字:德新
  • 籍贯:鄱阳

相关古诗词

怀古二首(其一)

冥坐忽不语,我心怀古先。

淳庞太昊氏,皞皞羲皇年。

宫室何草草,被服无华鲜。

纪历且未备,流光自推迁。

大朴一以散,民心自彫镌。

水清网罟密,四海无蜿蜒。

天地不加小,人民不加繁。

征诛何时息,鞭朴日嚣喧。

大圣久不作,古道留遗编。

清风北窗下,展卷真忘言。

此心苟不竞,此心常悠然。

形式: 古风

怀古二首(其二)

今辰忽有往,我怀不可极。

静观天地化,万物各有适。

丈夫生世间,而乃心役役。

江湖饶风波,道路足荆棘。

山中有好鸟,水中有游鱼。

光景那可得,不乐待何时。

形式: 古风

母寿

二仪运枢机,大化神妙理。

至哉慈母恩,胚毓有诸已。

忆初堕地年,历岁忽四纪。

夭夭寸草心,烂漫春日美。

载观流水波,浩荡无息止。

寿龄既亦高,可惧还可喜。

古云七十稀,跻寿从此始。

鹤骨清以癯,素发垂两耳。

有子今何为,禄薄淡甘旨。

萱花灿北堂,烨烨吐芳蕊。

献此清苦心,荣宠殊足耻。

綵衣何灿然,长怜老莱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秋日游薛元卿园亭

小轩风日清,野色动遥瞩。

山蝉发古奏,江水酝春绿。

高松敛昼雾,飞露洒秋玉。

悠哉归兴长,白云满双足。

形式: 古风 押[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