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把盏非怜酒,持竿不为鱼。
唯应嵇叔夜,似我性慵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骈的《遣兴》,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把盏非怜酒”,意味着诗人手持灯盏,并非因为爱惜那里的酒,暗示他有更高远的追求。接着“持竿不为鱼”,同样地,拿着钓竿也不是为了捕捉鱼儿,这两句都是通过否定常见动机来突显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然后是“唯应嵇叔夜,似我性慵疏。”这里的“嵇叔夜”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嵇康,他以清高脱俗著称。诗人通过与嵇康相提并论,表达了自己与世俗格格不入、性情豁达不群的特点。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对比和自诩,展现了诗人高雅脱俗的人生态度。
不详
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唐朝后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能诗,计有功称“雅有奇藻”。他身为武臣,而好文学,被称为“落雕侍御”。《全唐诗》编诗一卷
蜀江波影碧悠悠,四望烟花匝郡楼。
不会人家多少锦,春来尽挂树梢头。
酒满金船花满枝,佳人立唱惨愁眉。
一声直入青云去,多少悲欢起此时。
公子邀欢月满楼,双成揭调唱伊州。
便从席上风沙起,直到阳关水尽头。
恨乏平戎策,惭登拜将坛。
手持金钺冷,身挂铁衣寒。
主圣扶持易,恩深报效难。
三边犹未静,何敢便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