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待月次日补吟

瑶坛礼碧虚,返次羽人坐。

引脰延月华,吞吐隔翠嶞。

众吻盼流芳,冉冉忽透过。

大规虽微亏,犹喜镜未破。

浮翳从何来,掩蔽仍不果。

连峦一色净,清辉千里播。

爽垲入襟裾,光明生咳唾。

诗翁于此时,枯肠正无奈。

愧乏云锦章,翻然乃高卧。

斯辰怅有怀,无语坐偷堕。

今夕冰轮升,不吟则不可。

预解素娥嘲,免谓翁负我。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瑶池的仙坛上礼拜清空,返回时羽士们静坐其中。
仰头迎接月光的洗礼,吞吐之间仿佛穿越了青翠山峰的缝隙。
众多的目光期待着美好的流露,月光渐渐穿透,轻柔地洒落。
虽然月亮略有缺损,但庆幸的是镜子般的天空并未破裂。
浮云从何处飘来,试图遮挡却未能如愿。
连绵的山峦一片洁净,清冷的光辉洒向千里。
清爽的气息沁入衣襟,明亮的月光甚至照亮了言语。
此时的诗人,思绪枯竭,无计可施。
惭愧没有华丽的诗篇,只能选择高卧休息。
此刻心中充满感慨,默默坐着,思绪飘散。
今夜明月升起,若不吟诵诗歌便无法释怀。
预先化解月宫仙子的嘲笑,以免说我辜负了这良辰美景。

注释

瑶坛:仙坛,道教中的神灵祭祀场所。
碧虚:清澈的天空。
返次:返回,回到原处。
羽人:古代对修道者的称呼,这里指仙人。
脰:颈项,头部。
月华:月光。
翠嶞:青翠的山峰。
众吻:比喻众多的目光。
流芳:美好的事物或声誉流传。
爽垲:清爽干燥的地方。
咳唾:吐出的气息,这里形容月光明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夜晚静坐等待明月的场景,充满了对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感慨和无奈。诗中“瑶坛礼碧虚”开篇便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清净的意境。“返次羽人坐”则是说诗人借助想象中的仙界来寄托自己的情怀。

“引脰延月华,吞吐隔翠嶞”写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但这些美好又常常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遥不可及。这里的“月华”象征着那些难以把握的美丽景致。

接下来的“众吻盼流芳,冉冉忽透过。大规虽微亏,犹喜镜未破”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无奈,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尚存之物的一丝慰藉。

“浮翳从何来,掩蔽仍不果。连峦一色净,清辉千里播”中,“浮翳”指的是那些遮挡视线、影响心境的世俗杂念,而“连峦一色净”则是诗人内心所向往的纯净和清明。

最后,“爽垲入襟裾,光明生咳唾。诗翁于此时,枯肠正无奈。愧乏云锦章,翻然乃高卧。斯辰怅有怀,无语坐偷堕”写出了诗人面对内心的矛盾和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占有的哀伤与无奈。

“今夕冰轮升,不吟则不可。预解素娥嘲,免谓翁负我”则表达了诗人在这静谧的夜晚里,面对即将升起的明月,内心的激动和迫切想要表达之情。这里的“冰轮”指的是即将升起的月亮,而“素娥嘲”则是指嫦娥的笑容,象征着诗人希望得到理解和回应。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静坐、等待明月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常、对于内心世界的矛盾以及对交流与理解的渴望。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所居遇雪

去年雪于腊,见睍迹已灭。

今年天作花,再白遂凝结。

鳞鳞甍相接,烂烂银互叠。

平尺虽未盈,皓若布层氎。

洪纤归一覆,高下同至洁。

入夜更飘扬,未久复匼匝。

打窗明映书,堆垣厚成堞。

披衣起推户,勇不待明发。

庭间数十挺,叶叶如楮刻。

墙角南北枝,艳艳疑花压。

遥想几青山,幻成玉崨嶪。

郊原瑞色浮,穹壤和气浃。

岂但疵疠消,可卜丰穰协。

书生喜无寐,但觉吻嗫嗫。

掬之滋吟觞,石铛煮团月。

形式: 古风

知足

束发至皓首,雅意在林谷。

退閒十五年,一官如脱梏。

抱关寻故步,谬语不可赎。

投绂赋归来,幸不至迷复。

有田可饷饥,有园可寄目。

有屋枵然大,其中无所蓄。

代步跨款段,课耕驱觳觫。

斗筲量易盈,菟裘计已足。

嘅方际时艰,已幸免僇辱。

年丰喜荐臻,我庾有新谷。

床头酒一壶,架上书数束。

酒馀取书诵,岂不胜丝竹。

水北与城南,苍筠列万玉。

更须仿元亮,剩种松与菊。

招邀文字侣,吟哦日相属。

自足了馀生,此外复何欲。

形式: 古风

宣妙寺偶成(其一)

翠玉光中藤拄杖,绿云丛里竹提舆。

幽寻是处堪盘泊,绝胜当年五马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宣妙坟院古柏

古来乔木产墓宅,新甫之俦匪凡质。

风梳雨沐三百年,耸壑昂霄过千尺。

孤标屹立独擎天,繁柯偏重常倾日。

苍皮剥落节理坚,挺挺长虬初蜕骨。

我来屡见此崛奇,摩挲老眼增双碧。

吁嗟松槚几迁易,拱者芟夷新者茁。

青青惟此贯四时,物换人非饱更历。

栽培意有天地根,不然守护资神物。

须知硕果不徒存,天佑吾宗当默识。

公侯复始此其符,衮衮人英须辈出。

伟才未许万牛挽,香叶拟留孤凤集。

千秋要与此山存,世世宗盟共封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