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

樊川吾所爱,老我莫能俦。二年鞍马淇上,来往更风流。梦里池塘春草,却被鸣禽呼觉,柳暗水边楼。浩荡故园思,汶水日悠悠。

洛阳花,梁苑月,苦迟留。半生许与词伯,不负壮年游。我亦布衣游子,久欲观光齐鲁,羁绁在鹰韛、早晚西湖上,同醉木兰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注释

樊川:唐诗人杜牧的别称。
杜牧别业(别墅)樊川,有《樊川集》。
杜牧自称“樊川翁”。
老我句:到老我也不能(与之)为伍。
指业绩和名声赶不上杜牧。
俦,chóu,同辈,伴侣。
鞍马:鞍子和马,借指骑马或战斗的生活。
鸣禽呼觉:叫声悦耳的鸟类吵醒。
觉,睡醒。
汶水:水名,在中国山东省。
亦称“大汶河”。
洛阳花:当指洛阳牡丹。
梁苑:西汉梁孝王所建东苑,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
后人常以“梁苑隋堤”为吟咏历史胜迹之典。
词伯:cíbó,称誉擅长文词的大家,犹词宗。
布衣:粗布衣服。
旧常称平民。
游子:离家远行或长年客居外乡的人。
观光:参观外国外地的景物建筑等。
齐鲁:古代的齐国鲁国,因原在今山东省内,所以今天常以“齐鲁”称山东省。
羁绁:jīxiè,马络头和马缰绳,亦泛指驭马或缚系禽兽的绳索。
引申为拘禁,系缚;控制;束缚;滞留。
鹰韛:当为地名。
(韛,bài,古代用来鼓风吹火的皮囊,俗称“风箱”。
)木兰舟:用木兰树造的船。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

鉴赏

这首元代王恽的《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是一首送别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修甫即将东归的深深眷恋和对友情的珍视。"樊川吾所爱,老我莫能俦",诗人以樊川为背景,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已老,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与友人一同游历。淇上两年的鞍马风流,成为共同的美好回忆。

"梦里池塘春草,却被鸣禽呼觉,柳暗水边楼"描绘了诗人梦中与友人共赏春景的情景,然而现实中的离别让这美景变得短暂。"浩荡故园思,汶水日悠悠",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离去后漫长岁月的感慨。

接下来,词人借洛阳的繁华、梁苑的月色,表达了对友人东归后的怀念,"苦迟留"三字透露出对相聚时光的不舍。"半生许与词伯,不负壮年游",诗人承诺自己会珍惜与友人的友情,不负青春年华的游历。

最后,诗人自比为布衣游子,渴望有朝一日能与友人在齐鲁之地畅游,共享西湖之醉,"羁绁在鹰韛"象征着束缚,而"木兰舟"则寓意着自由和友谊。整首词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456)

王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字:仲谋
  • 号:秋涧
  • 籍贯: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
  • 生卒年:yùn)(1227—1304年7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宴张右丞遂初园

园林足佳胜,钟鼓乐时康。

去天尺五韦杜,此日汉金张。

谁似主人好客,暂趁金华少暇,尊俎共徜徉。

三馆尽英隽,簪履玉生光。眺东台,登北榭,宴南堂。

露凉玉簪零乱,竹静有深香。

醉听新声金缕,爱仰东山雅量,清赏兴何长。

高咏遂初赋,松柏郁苍苍。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风入松.观灯下半开杏花

一枝浓艳照华堂。暖蕊贮春光。

写生莫羡徐熙笔,风流在、百子池傍。

点缀红妆玉颊,帘苫粉淡宫妆。静怜疏影伴昏黄。

添麝入炉香。惜花人老情缘在,云屏晚、银烛高张。

细泻一杯春露,浩歌微雨东墙。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玉楼春.冬至夜侍祭

阴消阳长从今数。除客归来闻好语。

月明满地紫烟生,暖人刺文添绣缕。

冷风肃肃生庭户。桂酒光清摇燕俎。

今冬记我致严时,爆竹声中听五鼓。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漏迟

越山征路杳。东南淡淡,长空飞鸟。

俪影同翻,明月一枝乌绕。

共道有心避事,甚未若、从渠相调。君莫笑。

南楼苦要,胡床舒啸。空扰。

画里江山,总轮与风流,眼中年少。

也学凝儿,官事几时能了。

一曲骊歌未动,还梦到、三山晴照。江月晓。

莫为赏音稀少。

形式: 词牌: 玉漏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