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其十一)朝孝陵

碧城睥睨斲山根,山势东来耸独尊。

天上龙文成五彩,地中乾象应三垣。

平成万世功思禹,冠带于今制改元。

圣烈神谟三百册,小臣瞻拜复何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孝陵的景仰之情,以碧城、山势、龙文、乾象等自然景象为背景,巧妙地融入历史与文化元素,展现了对古代帝王功绩的崇敬和对传统制度的追忆。

首句“碧城睥睨斲山根”,以“碧城”象征孝陵的庄严与神圣,仿佛高耸入云的碧色宫殿,俯瞰着山脚,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接下来,“山势东来耸独尊”则描绘出孝陵所在山脉的雄伟,山势自东方蜿蜒而来,最终汇聚于孝陵,形成一种独特的尊贵地位。

“天上龙文成五彩,地中乾象应三垣”两句,运用神话与天文的意象,将孝陵与天上的龙纹、地下的乾卦相联系,暗示着孝陵不仅是人间的圣地,更是天地间力量的交汇点,承载着宇宙间的和谐与秩序。

“平成万世功思禹,冠带于今制改元”则将孝陵与大禹治水的传说相联系,表达了对孝陵作为万世基业象征的敬仰,同时指出孝陵的制度影响至今,仍在不断演化与革新。

最后,“圣烈神谟三百册,小臣瞻拜复何言”表达了对孝陵及其背后深厚历史文化的敬畏之情,以及作为臣子面对如此宏大的历史遗产时的无言感慨,既是对先贤智慧的赞叹,也是对自身渺小的谦逊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不仅赞美了孝陵的壮丽与神圣,也反映了对历史、文化和传统制度的深刻思考与敬仰。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归省过太湖

十年尘土面,一洗向清流。

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

落霞渔浦晚,斜日橘林秋。

信美仍吾土,如何不少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归自西洞庭阻风登鼋山绝顶

亲朋挽衣留不住,逆风舟向平滩驻。

滩头寂寞谁与言,青鞋飞纵颠厓步。

鼋头戴山山不崩,东望东海西吴兴。

群峰罗列七十二,如拱如立如奔腾。

我行天下亦多矣,所至有山或无水。

其间有水却无山,何处能兼山水美。

苍茫万顷浮孱颜,惟有海上三神山。

杳然可望不可到,不如此地日夕随我往与还。

胡为十年才一到,风乎尔知吾所好。

形式: 古风

将发阻风

晚发西山舟欲北,天风吹我复还家。

十年一到非容易,独立平原看稻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将发阻雨

前日风相款,今朝雨特留。

平生故乡意,欲去更悠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