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烘窗户袅轻埃,醉眼朦胧尚倦开。
不是故人留顾盼,衡门未省有人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慵懒而宁静的生活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室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尘埃,营造出一种慵懒而略带朦胧的氛围。诗人自述因醉酒而眼睑沉重,难以完全睁开,似乎在享受这份慵懒与宁静。
接着,诗人巧妙地通过“不是故人留顾盼”一句,转折引出主题。他强调并非因为期待故人的到来,才使得衡门(简陋的门户)显得格外热闹。这句看似矛盾的话,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偶然访客的惊喜与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日常生活的淡然态度。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展现了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理解,以及对人际关系中意外相遇的珍视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转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自然,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不详
别号菊庄。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去年即席赋新诗,今岁迎门把酒卮。
似此相逢能几度,莫教虚负百年期。
香雾霏霏晓未开,一尊特地为君来。
仙翁落魄知何处,贪醉蟠桃不肯回。
枝头梅子半傅黄,门巷阴阴午景长。
为语儿童休报事,乃翁方且作诗忙。
刁骚短发半垂黄,深觉闲中气味长。
买得溪山犹是错,往来杖屦却成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