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梅里泰伯庙

封豕长蛇恐不堪,天生神圣此幽探。

乾坤欲辟湖山秀,草木应滋雨露甘。

伯仲偕来心共白,商周已往事谁谙。

村翁牧竖无知识,也说宣尼表让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此诗《谒梅里泰伯庙》由清代诗人顾建元所作,通过描绘对泰伯庙的拜谒,展现了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与对历史的深思。

首联“封豕长蛇恐不堪,天生神圣此幽探”,以“封豕长蛇”比喻邪恶势力,表达了对这些力量的警惕,同时赞美了泰伯这样的圣人,他们如同天生的神灵,深入幽暗之地,探寻真理与正义。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泰伯的高尚品质与历史使命形象化。

颔联“乾坤欲辟湖山秀,草木应滋雨露甘”,进一步描绘了泰伯庙所在环境的美好,暗示泰伯的品德如同自然界的精华,不仅使山川秀丽,也让草木得以滋养,喻示着他的精神影响深远,惠及万物。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品质相融合,展现了泰伯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颈联“伯仲偕来心共白,商周已往事谁谙”,提到泰伯与其兄弟一同前来,心怀共同的纯洁与高尚,而商周往事,已经成为了遥远的历史,无人能完全理解。这里通过兄弟情谊和历史的不可逆性,表达了对泰伯及其时代精神的怀念与敬仰。

尾联“村翁牧竖无知识,也说宣尼表让三”,指出即使是无知的村夫牧童,也能够说出关于孔子的谦逊之德,强调了泰伯庙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在民间的广泛传播与深刻影响。这一句以小见大,体现了泰伯庙及其所承载的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即使是最普通的人也能从中获得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泰伯庙的拜谒,展现了对古代圣贤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历史与道德传承的深刻思考。诗人巧妙地运用象征、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得作品既富有哲理深度,又具有情感温度,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8)

顾建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慧川园诗(其一)

虽有千尺水,不洗三丈尘。

我有洗尘诀,寂坐掩园门。

门中何所有,物物皆乾坤。

心中何所事,默默见形神。

昨夜有客至,举头檐月新。

清风亦俱来,邈然与古邻。

安知古何似,且作园中人。

形式: 古风

赠蔡斯篁

一片青山倚剑天,往时曾此梦凌烟。

白头似雪休看镜,明月如弓又上弦。

虎项班超飞食肉,雁书苏武卧吞膻。

闻君梅里成归计,为我前滩唤钓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挽鄂刚烈公

将相家风济代才,鄂公秉节旧登台。

他年士庶悲羊祜,今日朝廷忆郭隗。

瀚海阴风新鬼哭,沙场碧血异花开。

昭忠祠庙英灵聚,为报高堂辫发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赠鹤

碧落茫茫路本宽,稻粱虽好岂怀安。

逡巡池馆梳翎意,浩荡云霄侧眼看。

警露无声常阒寂,附书有约肯盘桓。

怪他斥鴳枪枋上,翻笑飞鸣九万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