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峰篇赠钱塘陆宗礼

南高峰,北高峰。

遮空矫翼非一凤,夹江赴饮驰两龙。

此山何年别天目,却走钱塘宛相逐。

瑞霭朝朝郁以茐,秀色家家纷可掬。

陆生年少气逸群,结屋两峰高入云。

读书不能石床冷,攘臂欲取朱袍殷。

峰下曾经驻鸾辂,青松十里栽南渡。

灵气不磨鬼所护,文章要使江山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创作,名为《二峰篇赠钱塘陆宗礼》。诗中描绘了南高峰与北高峰的壮丽景色,以及它们与钱塘江的相互映衬。徐渭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这两座山峰的雄伟与神秘,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诗的开头“南高峰,北高峰。遮空矫翼非一凤,夹江赴饮驰两龙。”以对仗的形式,描绘了两座山峰的高耸和它们在天空中的壮观景象,仿佛是两只矫健的凤凰在飞翔,又像是两条龙在江水中竞速。这种形象的比喻,不仅展示了山峰的雄伟,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力和动态感。

接着,“此山何年别天目,却走钱塘宛相逐。”将南高峰与北高峰与天目山相比较,暗示了这两座山的独特之处,它们似乎在钱塘江边追逐,展现出一种动态之美。随后,“瑞霭朝朝郁以茐,秀色家家纷可掬。”描述了山间云雾缭绕、色彩斑斓的景象,以及家家户户都能感受到的山色之美,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陆生年少气逸群,结屋两峰高入云。”赞扬了年轻才子陆宗礼,他选择在两座山峰之间建造房屋,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他的超凡脱俗和对自然美的追求。“读书不能石床冷,攘臂欲取朱袍殷。”表达了陆宗礼勤奋好学,渴望通过自己的才华改变命运,实现理想抱负。

最后,“峰下曾经驻鸾辂,青松十里栽南渡。”提到在山脚下曾有鸾辂停留,象征着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或人物,同时强调了青松的茂盛,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灵气不磨鬼所护,文章要使江山助。”则表达了对陆宗礼才华的肯定,认为他的文章能够为江山增色添彩,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与人文相互影响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才华横溢之士的敬仰。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短褐篇送沈子叔成出塞

短褐不掩轩,伏剑赴远道。

一夕度重关,春郊哭芳草。

芳草碧色黄河波,王孙不归愁奈何。

当时洒血向何地,岁月今巳三年多。

万帐丛中拾遗骼,胡人悲号汉人擗。

羁魂何用束榆皮,男子从来收马革。

忆昔何人正当路,若翁上书凡两度。

请缨直欲系单于,借剑亲将斩师傅。

圣主如天万类容,夺官谪向边城去。

曹操沽名不杀贤,终付祢衡与黄祖。

黄祖曾操江夏符,蓟门今亦近穹庐。

逐臣犹自心孤愤,结客边庭欲破胡。

胡骑南来尘拍天,汉兵汉马踏成烟。

汉吏愁将伏汉法,汉首函将虏级传。

将函汉虏浑閒事,伤心忽堕孤臣泪。

飞书直是骂辕门,散金况复埋殇士。

埋殇士,骂辕门,君不杀人人杀君。

青天飒然白日昏,浮云作雨有时晴。

只今万方仰圣明,子出北塞予南征。

为倾斗酒都门外,箧里龙泉几度鸣。

形式: 古风

三公柱石篇

云中秋色明如画,胡儿贡马临城下。

却言太师今者谁,令公姓贾家遵化。

辫椎万帐闻姓名,免冑蹲靴不敢声。

从今款段谁将市,纵有骅留匿不成。

令公威名有如此,茂龄甫跻四十四。

中朝柱石自擎天,北门锁钥宜强仕。

古有梦松者,十八而为公。

荣华何太早,桃李争春风。

令公黄发会有时,此际凌烟画未迟,进贤高冠如覆箕。

形式: 古风

横山黄伯子持图索题

一生纱帔罩乌巾,二女明妆坐绣茵。

树底几厨犹未发,神边排榼巳攒鳞。

持此佳图今书此,疑是东山谢氏之犹子。

拣持二女并叔安,将渡淮淝来赌墅。

主人向我捧一尊,谓此比较言不伦。

此图乃即是其身,身住暨阳之邑,横山之村。

少泉先生是其父,星文侄骆先生妻以女,身为乃祖千顷陂黄叔度之孙。

少而狗齐,长而辞乃岳,其耽隐而自逸气飘飘然凌云。

形式: 古风

过项羽故宫

黄楼西畔徐州治,西楚当时作都处。

尚馀一半长荆蓁,今作州仓积官米。

伯图巳自足奢豪,正好将金贮阿娇。

如何拓土为宫室,不及咸阳一夕烧。

岂是鉴秦等殷夏,或因争战无閒暇。

一朝泪尽帐中人,千古波沉台上瓦。

独破秦师无一人,亲将隆准放鸿门,英雄绝世无等伦。

牧羊之子一竖耳,谁遣黄袍拥在身,一为放弑蒙恶名。

总有奇勋不可赎,黄须判吏持大狱。

噫嗟嗟,每当读史为三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