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二首(其一)

定论何由判怨恩,说诗宁许别清浑。

向来泥巷苔生榻,别后霜楹月上轩。

一卷名山馀鬼瞰,几家华屋系生存。

桂丛蛩语西风急,尽扫巢痕乱屐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顾印愚的《杂感二首(其一)》以议论和描绘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对世间恩怨纠葛的深沉感慨。首句“定论何由判怨恩”质疑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暗示了人生复杂,黑白难分。次句“说诗宁许别清浑”,借诗歌艺术来比喻世事难有绝对的清晰与浑浊,暗示生活的模糊边界。

第三句“向来泥巷苔生榻”描绘出一种落魄或隐逸的生活场景,苔藓滋生的破旧榻榻米,反映出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顾和感慨。第四句“别后霜楹月上轩”则通过月光洒在霜白的柱子上,寓言诗人与过去的告别,以及对未来的遥想。

第五句“一卷名山馀鬼瞰”进一步深化了对往事的追忆,名山画卷般的记忆中,仿佛仍有幽灵审视,暗示着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反思。第六句“几家华屋系生存”则对比了贫贱与富贵,暗示人生的起落与生活的艰难。

最后两句“桂丛蛩语西风急,尽扫巢痕乱屐痕”以秋风吹过桂树林,虫鸣声中透露出凄凉,而“扫巢痕乱屐痕”则象征着生活的零乱和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深深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世态炎凉的洞察。

收录诗词(82)

顾印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感二首(其二)

谁遣兰亭感至今,后之揽者倦登临。

华胥一梦畴先觉,夷甫诸人笑不禁。

昨日杯觞今日地,别时踪迹见时心。

若为办逐元真子,白鹭烟波往莫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述病

肺病寻常得,新来病不休。

宫楼违绛级,齐鬲殢青州。

肚痛馀颠草,盲箴结古愁。

从知衰白老,息息战彭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京师感赋

凤城平日萃公车,回首芦沟岁月赊。

退谷仅容孙北海,麓堂莫问李西涯。

价留灯市前朝扇,香散斜街晓担花。

剩与放翁评世味,白头骑马客京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河桥春望

天街雪净路无泥,待茁河桥柳万稊。

谁道春风无气力,纸鸢簇起苑墙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