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于湖墓在秣陵

晓出白门下,疲马踏秋色。

钟山度苍翠,慰我远游客。

暮投清泉寺,花草献幽寂。

长廊静无人,落日照西壁。

平生张于湖,万里去一息。

翻然九州外,汗漫跨鲸脊。

乾坤能几时,安用较颜蹠。

文章失津梁,所念斯道厄。

夜阑耿不寐,搔首赋萧索。

怀人感西风,翁仲守孤陌。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晨离开白门下,疲惫的马蹄踏过秋天的景色。
穿过钟山的苍翠,安慰着远方的旅人。
傍晚投宿在清泉寺,花草在寂静中献上它们的芬芳。
长长的走廊空无一人,夕阳照在西边的墙壁上。
一生都在向往张于湖,如今万里之遥只剩一口气。
忽然间漂泊到九州之外,像乘鲸鱼背脊般漫游无际。
天地能存在多久,何必与颜回、蹠蹻比较寿命。
文章失去了指引,忧虑的是这条道路的困厄。
深夜难以入眠,我抓头吟咏着凄凉的诗篇。
怀念的人啊,感受到西风中的孤独,石像翁仲守望着寂寞的小路。

注释

晓:清晨。
白门:古代南京的城门。
疲马:疲惫的马。
秋色:秋天的景色。
苍翠:青翠的颜色。
慰:安慰。
清泉寺:寺庙名。
幽寂:寂静、幽深。
西壁:西面的墙壁。
张于湖:对某地的向往,此处可能指张湖(地名)。
汗漫:形容广阔无垠。
颜蹠:颜回和蹠蹻,均为古人,此处泛指长寿之人。
津梁:比喻文章的脉络或引导。
斯道:此道,指学问之道。
耿:明亮,此处指难以入睡。
萧索:凄凉、冷落。
翁仲:石像,古时为表彰功臣而立的雕像。
孤陌:孤寂的道路。

鉴赏

这首宋诗《吊于湖墓在秣陵》是沈端节所作,表达了诗人清晨出门,疲惫的马匹踏着秋色,途经钟山,感受到苍翠之色,为远方游子带来一丝慰藉。傍晚时分,他投宿清泉寺,四周花草寂静,长廊空无一人,夕阳映照西墙,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张于湖的深厚情谊,感叹人生如梦,万里之遥,如今只能在九州之外怀念。他感慨世事无常,文章失去了方向,忧虑道义的困境。夜晚难眠,诗人抚头吟咏,心中充满萧瑟之情,又想起好友守护在那片孤寂的小路上,怀人之情油然而生。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的深深思考。

收录诗词(50)

沈端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月十五日有感

浔阳江上看明月,月落孤眠百感生。

十二年前如昨日,竹斋曾醉凤箫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下彭泽

江气瀰漫接楚浮,潘郎双鬓不禁秋。

欲浇靖节荒祠酒,附得沙头贾客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元宵怀乡二首(其二)

难觅围香醉玉仙,短灯油冻梗孤眠。

清河坊里灯宵月,负却东风已两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元宵怀乡二首(其一)

万宇灯辉敛暗尘,几年醉赏禁街春。

良宵独宿双泉寺,负了吟风啸月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