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七解.燕歌行六解(其二)

来日苦短去日长,四时代谢心茫茫。

为客置酒临中堂,吴歈齐讴出东厢。

引宫刻徵为乐方,悲音冽冽激中肠。

劳心惆忉不可忘,西风吹衣天雨霜。

列宿灿烂罗成行,双星明明在河梁。

咫尺不语空相望,何为含忧令心伤。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燕歌行七解·燕歌行六解(其二)》由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深沉的离愁别绪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来日苦短去日长”,以对比手法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紧迫感,暗示了相聚的短暂与离别的漫长。接着,“四时代谢心茫茫”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间流转带来的迷茫与无尽思考,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宇宙的浩瀚。

“为客置酒临中堂,吴歈齐讴出东厢”描绘了一幅宴饮聚会的场景,宾客们欢聚一堂,音乐声从东厢传来,营造出一种欢乐与和谐的氛围。然而,随后的“引宫刻徵为乐方,悲音冽冽激中肠”转折,揭示了音乐中的哀愁与悲伤,这种情感的反差,使得欢乐的表面下隐藏着深深的忧郁。

“劳心惆忉不可忘,西风吹衣天雨霜”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西风起,衣衫被吹动,天空降下了霜雪,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不仅渲染了凄冷的氛围,也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寒冷与孤独,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

最后,“列宿灿烂罗成行,双星明明在河梁。咫尺不语空相望,何为含忧令心伤”四句,通过星空与双星的意象,表达了距离的遥远与心灵的隔阂。即使近在咫尺,却无法言语交流,只能默默相望,心中的忧伤与痛苦难以言表,形象地描绘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探讨,以及对情感细腻入微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离合、时光流转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与关怀。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燕歌行七解(其三)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邯郸宫。

邯郸有好女,颜色靡春风。

采蘩出城南,采桑出城东。

黄金为长钩,桂枝为大笼。

上襦绣鸳鸯,下裙绣芙蓉。

肌肤宛如玉,善态不可穷。

飞鸟见女来,厉翮凌高空。

游鱼见女来,潜游深渊中。

车人去其盖,舟人去其篷。

少年满路傍,叹息忘所从。

形式: 乐府曲辞

燕歌行七解(其四)西门行

出西门,歌且行。今我不极乐,当欲何营。

江河水,东下如建瓴。安能邑邑迫蹙,坐使华岁零。

策骏马,驾高轩。召呼平生游,驰逐双阙间。

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煎。

鼎鼎百年内,胡为长不欢。

谁见仙人安期生,骖驾白鹿游三山。

谁见仙人安期生,骖驾白鹿游三山。

四时相递代,日月如转丸。

乘时修令名,毋为世所叹。

形式: 乐府曲辞

燕歌行七解(其五)艳歌何尝行

何为侘傺长吁。但当饮旨酒,吹笙竽。

二十为侍中郎,三十执金吾。

四十虽不大贵,车马骎骎往来,公卿长者居。

但当在五陵,陌上快独呼。鸡走狗被服襜褕。

男儿堕地,横绝四海,皇皇日夜,心一何愚。

畴昔相追随,斗酒从游盘。

一日不相及,中道与君成间关。

束发奉明主,忠诚夙所殚。

上有公家三尺,下为众庶所观。

彼美人子,何为营营,日夜诚足叹。

形式: 乐府曲辞

燕歌行七解(其六)门有车马客行

门有车马客,驾言出汉关。

顾念平生游,枉迹问考槃。

倒屣出门迎,摄袂不及餐。

坐客置斗酒,握手论辛酸。

借问朝市中,荣枯多变迁。

金张自赫奕,丁傅相扳援。

新贵日更进,旧老日以残。

浅水有迅波,浮云无定端。

天时相代谢,世事诚艰难。

送客闭我门,偃仰窃自欢。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