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春.郊行

天涯芳草迷征路。还又是、匆匆春去。

乌兔里光阴,莺燕边情绪。

云梢雾末,溪桥野渡,尽是春愁落处。

把酒劝斜阳,小向花间驻。

形式: 词牌: 海棠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郊野风光图。"天涯芳草迷征路"一句,通过“天涯”二字营造出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同时“芳草”与“迷征路”则让人联想到春暖花开之时,草木蓬勃,行者难辨路径。诗意在此已显露出一种对春天美好场景的感慨。

"还又是、匆匆春去"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变换的无常,以及对春光易逝的感叹。“匆匆”一词形象地描绘出春日如同行色匆忙的人群,急遽而过。

接下来的"乌兔里光阴,莺燕边情绪"中,“乌兔里光阴”写出了春日午后温暖的阳光洒在静谧的村庄里,而“莺燕边情绪”则描摹出燕子在屋檐下穿梭,带来的不仅是生动的画面,也暗含着诗人对生活点滴所激发的情感。

"云梢雾末,溪桥野渡,尽是春愁落处"这几句则通过“云梢”、“雾末”的朦胧美景,以及“溪桥野渡”的宁静场面,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复杂情感。这些自然元素共同构成了一种淡淡的忧愁,是对春光无限的留恋与不舍。

最后,“把酒劝斜阳,小向花间驻”则是诗人在面对即将逝去的春天时,提出杯中之物,以此来慰藉自己,暂且忘却世事纷扰。在“斜阳”、“花间”的温馨氛围里,小坐片刻,或许能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安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以及面对生命流逝时那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愫。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海棠春(其三)三用韵

苍龙夭矫停今雨。正不待、云吞雾吐。

绝笑大夫松,今古闲言语。清光冷艳侵人处。

漏月影、婆娑自舞。拟作岁寒人,此愿天应许。

形式: 词牌: 海棠春

海棠春(其二)再用韵

嫩晴还更宜轻雨。最好处、欲开未吐。

一点聘梅心,千古凭谁语。脸霞晕锦娇人处。

肯浪逐、红围翠舞。银烛莫高烧,春梦无多许。

形式: 词牌: 海棠春

海棠春(其一)己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形式: 词牌: 海棠春

望江南/忆江南(其一)

家乡好,好处是三春。

白白红红花面貌,丝丝袅袅柳腰身。锦绣底园林。

行乐事,都付与闲人。

挈榼携壶从笑傲,踏青挑菜恣追寻。赢得个天真。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