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体诗三十首(其十三)左记室思咏史

韩公沦卖药,梅生隐市门。

百年信荏苒,何为苦心魂。

当学卫霍将,建功在河源。

圭组贤君眄,青紫明主恩。

终军才始达,贾谊位方尊。

金张服貂冕,许史乘华轩。

王侯贵片议,公卿重一言。

太平多欢娱,飞盖东都门。

顾念张仲蔚,蓬蒿满中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人物,抒发个人情感的古体诗。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和想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态度,以及对待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决心。

诗中提到“韩公沦卖药”,这里的“韩公”很可能指的是韩愈,这位唐朝文学家、思想家,以其才华横溢而闻名。但在这句中,韩愈却被描绘为一个需要沦落市井、卖药度日的人物形象,这可能是诗人对现实与理想差距的感慨。

接着,“梅生隐市门”则是对历史人物梅陶(即梅尧臣)的点睛之笔,梅陶以其才华不被时人所识,最终隐居市门。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于那些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历史人物的同情。

“百年信荏苒,何为苦心魂”表达的是对时间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于内心不屈不挠精神状态的赞美。这两句传递出一种历史沧桑与个人的无奈交织的情绪。

接下来的“当学卫霍将,建功在河源”则是对古代名将卫霍(即卫操和霍去病)的赞誉,他们的事迹被诗人作为励志的典范。这两位历史人物都是以勇猛善战著称,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圭组贤君眄,青紫明主恩”中,“圭组”可能是对某种高贵品质的象征性表达,而“贤君”则指的是德才兼备的君主。这里诗人通过对历史上那些以仁德著称的君主的怀念,来表达自己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紧接着,“终军才始达,贾谊位方尊”中,“终军”可能是指某种坚持到底的精神,而“贾谊”则是西汉时期的著名谋士,他以智慧和忠诚而著称。这里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贾谊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才华与地位匹配的期待。

下文“金张服貂冕,许史乘华轩”则是对两位历史人物金日磾和张良、许负和史卜两组人的描绘。他们都是以智谋和忠诚著称的人物形象,而在这里被用来强化诗人对于个人才华与社会地位的渴望。

“王侯贵片议,公卿重一言”则是对权力阶层中个别人物的一句话能够影响天下的描写,这里的“王侯”和“公卿”都是指代官职高低不同的统治阶级,而“贵片议”和“重一言”则表达了他们话语的分量。

“太平多欢娱,飞盖东都门”则是对一个太平盛世中人们追求欢乐生活的情景描绘。而“顾念张仲蔚,蓬蒿满中园”中的“张仲蔚”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人物,而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那些被世人遗忘的人物的同情。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抒发了个人对于功名、地位、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34)

江淹(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 字:文通
  • 籍贯: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
  • 生卒年:444—505

相关古诗词

杂体诗三十首(其三十)休上人怨别

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

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

露彩方泛艳,月华始徘徊。

宝书为君掩,瑶琴讵能开。

相思巫山渚,怅望阳云台。

膏炉绝沈燎,绮席生浮埃。

桂水日千里,因之平生怀。

形式: 古风

杂体诗三十首(其六)刘文学桢感怀

苍苍山中桂,团团霜露色。

霜露一何紧,桂枝生自直。

橘柚在南国,因君为羽翼。

谬蒙圣主私,托身文墨职。

丹彩既已过,敢不自雕饰。

华月照芳池,列坐金殿侧。

微臣固受赐,鸿恩良未测。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杂体诗三十首(其十八)孙廷尉绰杂述

太素既已分,吹万著形兆。

寂动苟有源,因谓殇子夭。

道丧涉千载,津梁谁能了。

思乘扶摇翰,卓然凌风矫。

静观尺棰义,理足未尝少。

囧囧秋月明,凭轩咏尧老。

浪迹无蚩妍,然后君子道。

领略归一致,南山有绮皓。

交臂久变化,传火乃薪草。

亹亹玄思清,胸中去机巧。

物我俱忘怀,可以狎鸥鸟。

形式: 古风

杂体诗三十首(其十九)许徵君询自叙

张子暗内机,单生蔽外象。

一时排冥筌,冷然空中赏。

遣此弱丧情,资神任独往。

采药白云隈,聊以肆所养。

丹葩曜芳蕤,绿竹阴间敞。

苕苕寄意胜,不觉凌虚上。

曲棂激鲜飙,石室有幽响。

去矣从所欲,得失非外奖。

至哉操斤客,重明固已朗。

五难既洒落,超迹绝尘网。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