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涂荆二山遇暗石

淮流两山间,势束秋涨急。

聚石如伏兵,敛敛波下立。

轻舟不可防,而况昧所习。

暗值柂已毁,后者戒前及。

同发去渐遥,更愁寒滩涩。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过涂荆二山遇暗石》,描绘了诗人行船经过淮河两岸山间时,遇到湍急秋水和隐藏的暗石的情景。首句“淮流两山间,势束秋涨急”展现了淮河水流在狭窄山间汹涌澎湃的画面,暗示了水流速度之快。接下来的“聚石如伏兵,敛敛波下立”运用比喻,将石头比作潜伏的士兵,形象地描绘出暗石突兀于水面下的险峻。

诗人强调了航行的危险,“轻舟不可防,而况昧所习”,指出即使是轻便的小舟也难以防范这样的突发情况,更何况对于不熟悉的航道,更加难以应对。随后的“暗值柂已毁,后者戒前及”描述了船只因暗礁而损坏舵具的紧急状况,提醒后面的船只要吸取教训,谨慎前行。

最后两句“同发去渐遥,更愁寒滩涩”表达了诗人与同行者面对越来越远的距离,以及前方可能更为艰险的寒滩(水势更涩的滩头),心中充满了忧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乘舟出行的艰辛与警惕,同时也寓含了对未知挑战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过颍桥怀永叔

昔送之官东郡时,夜阑对酒风揭屋。

君今淮海予再过,古驿依依老槐绿。

形式: 七言绝句

问答(其二)

小屏风,座隔流尘素影融。

方床六尺偃清昼,惭无玉枕名通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问答(其四)

金错刀,连环交刃吹风毛。

美人赠我万钱贵,何必剪犀誇孟劳。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问答(其五)

青云梯,尺木为阶行忽迷。

勤修道业生羽翼,天门九袭须攀隮。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