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珠林

佛有舍利珠,瘗之海东石。

夜来九龙争,风雨拔林柏。

六丁纷呵护,宝物安所宅。

至今月黑时,光腾几千尺。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含珠林》由明代诗人李濂创作,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景象。诗中以“佛有舍利珠”开篇,巧妙地将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瘗之海东石”一句,点明了舍利珠被埋藏在海东岩石之下的故事背景,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夜来九龙争,风雨拔林柏”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夜晚九龙争夺舍利珠的场景,以及随之而来的狂风暴雨,拔起林中的柏树,展现了自然界的强大与神秘力量。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也暗示了舍利珠非凡的影响力。

“六丁纷呵护,宝物安所宅”则进一步强调了舍利珠的珍贵与神圣,即便是六丁神祇这样的守护者也无法完全保护它,其所在之处充满了未知与神秘。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对宝物的敬畏之情,也暗含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最后,“至今月黑时,光腾几千尺”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维度。即使是在黑暗的夜晚,舍利珠依然能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千尺之地,象征着真理、智慧或信仰的力量不因环境的限制而减弱。这一句不仅是对前文描述的总结,也是对诗歌主题的深化,表达了诗人对于永恒真理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含珠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既具宗教色彩又充满自然奇观的世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54)

李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窦

石窦海眼通,乳泉四时泄。

仰睇杳而深,谁剜翠屏裂。

青噀千峰云,白含万年雪。

膏砂原异窍,鸟鼠或同穴。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桃花坑

高僧飞锡地,锦石名桃花。

吾非勾漏令,乃此逢丹砂。

云中吠仙大,洞底流胡麻。

定有逃秦者,人烟隔暮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草亭閒望

草亭结山阿,旷视尘冥外。

南薰舞新篁,飘飘吹我带。

六月不知暑,虚壑生清籁。

绿树涨繁阴,石磴侵晻蔼。

涧底漱泉流,岩头聚云霭。

群动亦何情,冥然与心会。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暮泛白马湖怀郑继之

返照明春湖,片帆轻烟里。

长空绝鸟飞,汀洲见芳芷。

美人望不来,春暮吴江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