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晚望桃源山

仙山初指眼初明,倚棹因妨半日程。

云里未忘寻去路,世间争合有浮名。

岩空闇老松千尺,天静时闻鹤一声。

更谢暮霞怜惜别,满坡红影照峥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初见仙山眼前亮,倚船停歇耽误行程。
在云端仍想找回旧路,世间纷扰怎容虚名浮沉。
高岩之上老松挺立千尺,寂静天空只闻鹤鸣一声。
感谢傍晚晚霞眷顾离别,满山红光映照着峻岭崎岖。

注释

仙山:指代远方的仙境或高山。
倚棹:倚靠船桨。
妨:妨碍,耽误。
寻去路:寻找来时或向往的路径。
世间:人间。
争合:怎么应该,反问表示不应有的。
浮名:虚名,指名誉地位。
岩空闇:高岩空旷阴暗。
老松:古老的松树。
千尺:极高。
鹤一声:鹤鸣声。
暮霞:傍晚的彩霞。
怜惜别:怜悯或欣赏离别时刻。
峥嵘:形容山势险峻或事物奇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初现、自然景观与心灵世界交融的美丽画面。开篇“仙山初指眼初明,倚棹因妨半日程”表达了诗人在清晨时分,乘舟远眺桃源山的情景,船只因为水流的阻挡而行进缓慢。接下来的“云里未忘寻去路,世间争合有浮名”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以及对于世俗纷扰、虚幻无常之事的超脱态度。

中间两句“岩空闇老松千尺,天静时闻鹤一声”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在宁静的山谷中,一棵古老参天的大松树和偶尔传来的鹤鸣声,让人感到心灵得以净化。

末尾两句“更谢暮霞怜惜别,满坡红影照峥嵘”则是诗人对即将离去的景致表示不舍,以及夕阳余晖下的桃源山坡涂上了一层淡淡的红光,映衬出山势的起伏,这一切都让人留恋。

整首诗通过精美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崇拜,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然。张咏在这首作品中,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神秘又宁静的桃源仙境,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片灵山妙境,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

收录诗词(156)

张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次辰阳

昔贤劳苦为忧官,我自无才欲忘餐。

鸣棹几程滩势恶,宿亭一夜雨声寒。

山连古洞蛮烟合,地落秋畲楚俗欢。

虽指公馀便东下,好峰犹得捲帘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舟行感怀

风帆江上往来频,渔叟应多笑此身。

自愧无才酬圣泽,已甘行乐负青春。

疲羸未复空忘味,纲绪难条欲问津。

更拟倾杯祝天地,世间不用长奸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访人不遇

旧径莓苔合,儿童独闭门。

踏霜归远店,凉月照空尊。

雁响蒹葭浦,风惊橘柚村。

知音在何处,凝寂欲销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县斋秋夕

才薄难胜任,空销懒惰情。

公堂群吏散,苔地乱蛩声。

隔岁乡书绝,新寒酒病生。

方今圣明代,不敢话辞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