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入闽夜行之云门

东骛并偏门,篮舆兀睡昏。

纺灯穿壁罅,吠犬闯篱根。

久客悲行役,清愁怯梦魂。

馀生犹几出,回首付乾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向东疾驰偏离正道,篮舆中我昏昏欲睡。
纺织的灯火穿透墙壁缝隙,狗吠声惊扰篱笆根。
长久在外的旅人感叹奔波劳苦,清冷的忧愁让我害怕梦境。
余生还能有几次出行,归家时愿把天地尽收眼底。

注释

东骛:向东疾驰。
偏门:偏离正道。
篮舆:竹编的小车。
兀睡昏:昏昏欲睡。
纺灯:纺织女工的灯火。
壁罅:墙壁缝隙。
吠犬:狗叫声。
篱根:篱笆根部。
久客:长期在外的人。
悲行役:感叹奔波劳苦。
清愁:清冷的忧愁。
怯梦魂:害怕梦境。
馀生:剩余的岁月。
几出:几次出行。
回首:回首。
乾坤:天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将入闽夜行之云门》,描绘了诗人即将进入福建时夜晚出行的情景。首句“东骛并偏门”写出了行者在深夜中离开主要道路,转向偏僻小径,暗示旅程的孤独与不寻常。"篮舆兀睡昏"则描绘了诗人乘坐竹轿,疲惫不堪,昏昏欲睡的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纺灯穿壁罅,吠犬闯篱根”,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夜晚行进中的景象:微弱的灯光穿透墙壁缝隙,狗的吠声惊扰了静谧的乡村,增添了旅途的不安和荒凉感。

“久客悲行役”直接表达了诗人作为长期在外漂泊的人,对旅行生活的辛酸感慨,以及对家的思念。“清愁怯梦魂”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绪,说明诗人内心深处的愁苦连梦境都难以摆脱。

最后两句“馀生犹几出,回首付乾坤”,诗人感叹余生短暂,希望能在这次出行后有所收获,以壮志豪情回应旅途的艰辛,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陆游在夜晚行旅中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将之荣州取道青城

倚天山作海涛倾,看遍人间两赤城。

自笑年年随宦牒,不如处处得闲行。

草痕沙际犹馀绿,枫叶霜馀已带赪。

归去还堪咤儿辈,锦囊三十六峥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将至京口

卧听金山古寺钟,三巴昨梦已成空。

船头坎坎回帆鼓,旗尾舒舒下水风。

城角危楼晴霭碧,林间双塔夕阳红。

铜瓶愁汲中?水,不见茶山九十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将至金陵先寄献刘留守

梁益羁游道阻长,见公便觉意差彊。

别都王气半空紫,大将牙旗三丈黄。

江面水军飞海鹘,帐前羽箭射天狼。

归来要了浯溪颂,莫笑狂生老更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屏迹二首(其一)

屏迹乱山中,观身槁木同。

桑麻安旧业,薪水付村童。

不散婴儿朴,常存太古风。

一钱无用处,那复计囊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