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读书》由明代诗人范景文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读书之乐与读书之人的心境。
首句“知犯书淫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痴迷,如同沉溺于某种疾病一般,无法自拔。接着,“谁违意所耽”则点明了这种痴迷并非外界强加,而是出自内心的热爱与追求。
“消閒商古事,采异佐清谭。”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读书的乐趣。在闲暇之余,诗人与古人的智慧交流,汲取不同的见解来丰富自己的谈吐,使得对话更加生动有趣。
“意得惊兼喜,思深苦并甘。”这里诗人表达了读书时的复杂情感体验。一方面,获得新知时的惊喜和兴奋;另一方面,深入思考时的艰辛与甘甜。这种既苦又甜的过程,正是阅读的魅力所在。
最后,“世间惟此物,多取不为贪。”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指出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书籍能给予人如此丰富的精神滋养,而获取这些知识,并非贪婪,而是对智慧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读书之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