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范准所作的《别张训导》,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真挚的友情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张夫子之间深厚的情谊。
首句“近识张夫子,情深似故知”,点明了诗人与张夫子相识不久,却已如同老友般亲密无间,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基础。接着,“何须鸡黍约,已有鹿门期”两句,以“鸡黍之约”典故,说明了深厚的友谊无需刻意约定,彼此心意相通,如同古代隐士鹿门山中的生活一般自在和谐。这里巧妙地运用了隐喻,将友情比作隐居生活的自由与宁静,进一步深化了两人关系的亲密与自然。
“此别五千里,且论三百诗”则表达了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预想与友人虽相隔万里,但可以通过诗歌来沟通心灵,传递情感,三百首诗象征着无尽的交流与思念。这种超越时空的沟通方式,体现了友情的坚韧与深远。
最后,“舟行在明发,云树渺相思”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诗人想象着友人乘舟远行,自己望着远方的云树,心中满是思念之情。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象,更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在离别之际的不舍与对未来相聚的期待。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充满深情的离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