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

孤虎在深山,一怒风林披。

朝食千牛羊,暮食千熊罴。

虎暴尚可制,人还寝其皮。

旄头飞精光,落地为积尸。

焚山赭草木,血积成污池。

万灵泣上诉,生民将何为。

帝怒敕六丁,雷电下取之。

埋魂九地底,压以泰山坻。

然后天下人,颇得伸其眉。

寄言颠越者,毋得育种遗。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鉴赏

这首《猛虎行》由金代诗人赵秉文创作,通过描绘猛虎的凶猛与残酷,以及对人类社会的隐喻,展现了深刻的社会批判和道德思考。

开篇“孤虎在深山,一怒风林披”,以“孤虎”象征孤独而强大的力量,它在深山中咆哮,风林为之披靡,形象地展示了猛虎的威猛。接着,“朝食千牛羊,暮食千熊罴”,进一步描绘了猛虎的残暴,它一日之间能吞噬大量动物,展现出其恐怖的食量和破坏力。

“虎暴尚可制,人还寝其皮”,这里转折,指出即使是如此凶猛的猛虎,也尚且能够被控制,而人类却残忍地剥去虎皮,揭示了人类对待自然和生命的态度问题。

“旄头飞精光,落地为积尸。焚山赭草木,血积成污池”,这一段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了战争或暴力带来的巨大破坏,山林被焚烧,鲜血汇聚成池,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万灵泣上诉,生民将何为”,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无辜生命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忧虑,无数生灵哀求,人们将如何生存下去?

“帝怒敕六丁,雷电下取之。埋魂九地底,压以泰山坻”,这几句通过神话般的叙述,表达了对暴虐者的惩罚,皇帝派遣神力,将猛虎镇压于地下深处,以此警示世人。

最后,“然后天下人,颇得伸其眉。寄言颠越者,毋得育种遗”,诗人希望人们能够从猛虎的故事中得到启示,不再放纵自己的欲望,避免重蹈覆辙,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正义。

整首诗通过猛虎的形象,寓言般地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既有对自然界的敬畏,也有对人性和社会伦理的探讨,体现了赵秉文作为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仿老杜无家

弟妹他乡隔,无家问死生。

兵戈尘共暗,江汉月偏清。

落日黄牛峡,秋风白帝城。

中原消息断,何处是秦京。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仿刘长卿出塞二首(其一)

上山摇白旗,下马驻旌麾。

虏骑数重合,汉人三日围。

天寒短兵接,日暮战声微。

万里天山北,招魂葬不归。

形式: 古风

仿刘长卿出塞二首(其二)

初从召募军,麾下点行频。

衣上两行泪,灯前万里身。

鼓声青海振,战骨黑山尘。

落日边风起,萧萧愁杀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杨妃墓

灼灼陌上花,青青路傍草。

人心任荣悴,过眼无丑好。

马嵬三尺坟,西出剑门道。

如何倾国颜,伤心不同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