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妃墓

灼灼陌上花,青青路傍草。

人心任荣悴,过眼无丑好。

马嵬三尺坟,西出剑门道。

如何倾国颜,伤心不同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鉴赏

这首诗以杨贵妃的悲剧故事为背景,通过对比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情感的短暂,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沉感慨。

首句“灼灼陌上花,青青路傍草”描绘了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景象,花朵鲜艳夺目,小草绿意盎然,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力和永恒之美。接着,“人心任荣悴,过眼无丑好”则转向人的情感世界,指出人们的心境会随着时间和经历的变化而变化,对于事物的喜好与厌恶也会随之改变,强调了人类情感的多变性和主观性。

“马嵬三尺坟,西出剑门道”将话题引向历史事件,点明了杨贵妃的最终归宿——马嵬坡之变后,她被赐死,葬于马嵬坡附近的坟墓中。这里使用了“三尺坟”这一形象化的描述,既指坟墓的规模,也暗含了对杨贵妃命运的悲凉评价。

最后一句“如何倾国颜,伤心不同老”是对杨贵妃美貌与命运的对比,她的绝世容颜无法抵挡时间的流逝和命运的残酷。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杨贵妃个人命运的同情,也隐含了对历史人物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与人的对比,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李夫人墓

夫人临诀时,掩面羞人主。

空馀返魂香,默默不得语。

千秋百岁后,粉黛化为土。

一笑不成妍,春风花自舞。

形式: 古风

延安滋戒师余初主安塞堡簿时相识也今戊子岁春被命作醮平凉偶得相会以四十三年之旧故集句以赠之

五城何迢迢,关河茫茫隔波浪。

与君别来今几时,翰林白发三千丈。

形容变尽语音存,闲思往事是前身。

四十三年如电抹,欲谈前事恐无人。

庞眉皓首无住著,臂上念珠如皎月。

架上楞严已不看,更看脚根参一节。

人生何处不相逢,犹恐相逢是梦中。

仝是行人更分首,明朝车马各西东。

形式: 古风

塞上四首(其一)

穷边四十里,野户两三家。

山腹过云影,波光战日华。

汲泉寻涧曲,樵路入云斜。

随分坡田罢,还簪野草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塞上四首(其二)

因寻射雕垒,偶到杀狐川。

卤地牛羊瘦,边沙草木膻。

废城馀井臼,古戍断烽烟。

自说无征战,经今六十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