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汪中所作的《赠黄仲则六首》中的第一首,通过对友人的缅怀与感慨,展现了深沉的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首句“自余习文翰,高谢同时流”,诗人自述自己在文学之路上追求卓越,远离了同时代的世俗风气。这句透露出诗人对于文学的热爱以及对于传统价值的坚守。
“次卿既夭折,哲兄悲远游”两句,表达了对两位友人的深切怀念。次卿早逝,哲兄离别远行,留下诗人独自感伤。这里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哀悼,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长啸宇宙间,万物同悠悠”一句,诗人通过宇宙间的长啸,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万物皆空的感慨。这不仅是对逝去友人的哀思,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常恐朝露期,斯人不可求”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恐惧和对逝去友人的无法再得的遗憾。朝露易逝,象征着生命的短暂,而斯人已逝,再也无法追寻。这两句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失去的哀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