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将杨邦达阵中生擒渠魁五人曰万中永俞世安何碧奇邓琏张洽苍鞫之皆河南人也未正刑我师又北五渠遂得狡脱良可叹哉

勇冠一军邦达最,缚来五虎伪狼头。

七擒泸水谁堪驾,三箭天山尔定优。

独惜拘原将寝革,重嗟脱网漏吞舟。

誓期共励桑榆志,肯使胡奴片甲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将领杨邦达在战场上英勇无比,亲手捉拿了敌方五名重要将领的情景。诗人通过“勇冠一军邦达最”这一句,高度赞扬了杨邦达的军事才能和勇气。接着,“缚来五虎伪狼头”形象地描述了杨邦达在战斗中所取得的辉煌战果,将敌方的首领比作凶猛的野兽,凸显了他作为将领的威慑力。

“七擒泸水谁堪驾,三箭天山尔定优”两句,运用了典故,暗示杨邦达不仅在陆地上表现出色,在各种战场环境下都能展现出卓越的指挥能力。这里“七擒泸水”可能是指多次在泸水地区取得胜利,“三箭天山”则可能指在天山地区以少胜多的战绩,进一步强调了杨邦达的军事才能。

“独惜拘原将寝革,重嗟脱网漏吞舟”表达了对杨邦达未能彻底清除敌患的遗憾,同时也对那些逃脱惩罚的敌人表示惋惜。这两句诗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以及对正义未能完全实现的无奈。

最后,“誓期共励桑榆志,肯使胡奴片甲留”表达了诗人对杨邦达及所有将士们共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决心,强调了他们不会让任何敌人逃脱制裁,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邦达英勇事迹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将领的英雄气概和对国家忠诚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复杂性,以及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收录诗词(184)

张家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宵不寐

请缨犹未斩楼兰,始信从军行路难。

骄子秋高肥马肃,征人霜重铁衣寒。

梦魂报国三更愤,怀抱思乡午漏残。

遥忆鳌洲烟月处,几时归弄钓鱼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舟中夜泊

永夜羁人泊海涯,朔风烈烈透霜华。

飘零有剑为知己,迢递无缘更觅家。

三窟但工捐汉地,孤忠谁志靖胡沙。

此身不抵黄龙府,誓不重归拜白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对月

对月愁吟影自怜,茕茕瘦骨欲撑天。

亲提白刃驱前部,岂为黄金肘后悬。

刁斗夜寒旌旆肃,胡笳宵动旅魂骞。

何时凯奏恢京日,换却团花拜御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白眉之西京陈督府幕

无限离情酒重倾,送君长啸暮云平。

巍峨再见新明阙,带砺犹然旧汉城。

幕府风清初握箸,将星云净正当营。

十年养就芙蓉剑,此去应知好发硎。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