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罗山行僧

一钵罗山下,千针破纳缝。

得龛成古佛,扫地种新松。

塔院心头住,形骸市上逢。

看师行烈日,露顶自从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杜岕赠予罗山行僧的作品,通过对罗山行僧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僧人的禅定生活和超然态度。首句“一钵罗山下”描绘了僧人简朴的行脚生活,仅携一钵在罗山脚下安居;“千针破纳缝”则暗示僧人亲手缝补衣物,体现了修行中的勤俭与自给自足。

“得龛成古佛”表达了对罗山行僧修行成就的赞美,将他比作古佛,具有深厚的内在修为;“扫地种新松”则写出僧人日常生活的简单与自然,扫地种树,寓含了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

“塔院心头住”进一步强调了僧人内心的清净,即使身处塔院,心却超越尘世;“形骸市上逢”则以市井之相反衬僧人的超脱,即使在世俗中相遇,其形骸如市,内心却如禅定般宁静。

最后两句“看师行烈日,露顶自从容”,描绘了僧人在烈日下行走,坦然露出头顶(表示剃度后的光头),表现了其面对生活艰辛时的从容不迫和坚定的佛教信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深具禅意的行僧形象,赞美了他内心的宁静和修行的坚韧。

收录诗词(6)

杜岕(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茸城三月同魏宪侄世农作

今日不宜饮,愁来何所之。

草青犹在眼,云白已多时。

懒慢冯驩铗,空濛虞舜祠。

牡丹开又落,不忍酹残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独鹤亭

嵯嵯华峤孤,一径下云甸。

荒草蔓荆榛,五岳谁能辨。

有鸟从东来,大翮异乡县。

武功虽尺五,仰视目不眩。

圆吭裂层霄,丹顶甚平善。

应惜青城游,见困如句践。

形式: 古风

甲子八月郎赵客周贞栖宴集宗广文金陵寓斋分韵

廿年离绪几回逢,晓起越南酒味醲。

望阙有人攀老桂,避尘何处觅长松。

邗关雁叫三江水,秋浦猿呼九节筇。

旧事半留词赋在,满江红奏不妨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看月

日见海天低,夜见海风苦。

海水浴天时,星辰皆作雨。

惟月下海中,百道金光聚。

波响月可听,波来月可取。

试问山中人,月来几寒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