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痴情爱佳月,乐事期中秋。
造物故相戏,不遣金波流。
玄云如涂墨,急雨欲涨沟。
瞑色暗无际,壮声浩莫收。
揖谢云雨师,努力勿罢休。
归来坐书室,杯酒自献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时节的大雨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和不舍昼夜的情怀。首句“痴情爱佳月”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情感基调,即对这美好的中秋月亮的深深喜爱和留恋。紧接着,“乐事期中秋”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绪,表明诗人对于这一时节有着特别的喜悦。
“造物故相戏,不遣金波流”一句,则是对自然之神奇力量的颂扬。这里的“造物”指的是创造万物的自然力量,“不遣金波流”则暗示了大雨即将来临,天地间的水汽被阻挡而未能释放。
中间四句“玄云如涂墨,急雨欲涨沟。瞑色暗无际,壮声浩莫收。”生动描绘了大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天空变得阴沉如同涂抹的黑墨,急促的雨水仿佛要将山谷填满;随着夜幕降临,一切色彩都被深邃的阴影所笼罩,而那雷声宏伟,回荡在大自然之中,不见尽头。
“揖谢云雨师,努力勿罢休。”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感激,同时也是一种对自然界不可预测力量的赞叹。这里的“云雨师”是指掌控风雨的自然神灵,而“揖谢”则是一种古代的礼节,表示感谢。
末了两句“归来坐书室,杯酒自献酬。”描绘了诗人在经历过大自然的洗礼后,归于书房,用一杯美酒庆祝这场雨后的宁静。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享受,也是一种精神的满足和释放。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时节的大雨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好、力量以及变化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情感的细腻。
不详
平生自许屠龙学,岁晚拟作祝鸡翁。
长鸣分送君识取,腷腷膊膊风雨中。
仙翁有兰癖,肆意搜林坰。
负墙累为台,移此万紫青。
九畹与九层,异世皆可铭。
收拾众妙香,逍遥醉魄醒。
隐几光风度,开帘皎月停。
门前勿通客,翁续离骚经。
俗子如锥利,达士如椎钝。
乘除付造物,多智反自困。
君看庵中翁,漫浪出方寸。
卧听松声老,行触兰芳嫩。
谋身固未快,事过了无恨。
今人岂办此,劝翁慎勿论。
窈窈林影深,澹澹波光冷。
异哉浊恶世,有此清凉境。
侧身朱栏上,风烟得几顷。
啸声出奇响,疑在苏门岭。
荷气递遥馥,如窥太华井。
要须从翁游,岸巾闲日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