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砚诗

金棱玉海比连城,假借文章取盛名。

形式: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献砚诗》由唐代诗人方为所作,通过“金棱玉海比连城,假借文章取盛名”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文才与物质财富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金棱玉海比连城”,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砚台的珍贵与价值比作连城之宝,即连成一片的城市,以此强调砚台的稀有与珍贵。这里的“金棱”指的是砚台边缘的金色装饰,象征着其工艺的精湛和价值的不凡;“玉海”则可能暗指砚台材质的珍贵,如同玉石一般,具有高雅的气质和无价的价值。“比连城”则是进一步强调这种珍贵程度,仿佛是能够与连成一片的城市相媲美的珍宝,突出了砚台作为文人墨客珍爱之物的独特地位。

“假借文章取盛名”,则揭示了文人才华与名声之间的关系。在古代社会,文人的才华往往通过文章来展现,而文章的流传与赞誉则能带来广泛的社会认可和名声。因此,诗人在这里表达了通过创作优秀文章来获取名誉和声望的观点,暗示了文人在追求个人成就与社会地位时,文章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

整体而言,这首《献砚诗》不仅赞美了砚台的珍贵与美好,更深层次地探讨了文人才华与社会名声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

方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至安陆竺干盛会

有时途路上,见□□□□。

野□有霜宿,孤峰无水斋。

白云随步步,黄叶落挨挨。

若遇杉松里,风寒□碧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书翠崖寺壁

迎笑堂前九节筇,閒来无事得从容。

时闻雷护千年橘,夜听风传万壑松。

茅屋人家芳草合,竹房僧住翠微浓。

一蓑烟雨归来晚,遥听云间起暮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送池阳徐守

四时风雨随旌旗,八面溪山捧郡楼。

形式: 押[尤]韵

落星寺诗

是岳皆游遍,南来吴楚间。

偶登湖里寺,疑到海中山。

独树茜萝湿,遥汀白鸟閒。

终须谢浮世,高卧听潺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