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虞集的《自仁寿回成都》充满了归乡之情与对家人的思念。诗中描绘了诗人从远方返回成都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急于归乡的急切,又有因公务缠身而不得不延缓行程的无奈。
首联“还乡思速去乡迟,王事相縻敢后期。”开篇即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渴望迅速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另一方面,公务在身,不敢轻易延误,体现了他对职责的恪守和对家庭的深情。
颔联“里父留看题壁字,山僧打送舍田碑。”描述了诗人归途中遇到的乡人与僧侣,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诗人的关心与祝福。里父(村里的父亲)特意留下,让诗人仔细观看墙上题写的诗句,而山僧则亲自为他送别,甚至打点好田地的事务,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乡村淳朴的人情味和对远行者的关怀。
颈联“胡桃筇竹南方要,卢橘枇杷上国知。”转而提到南方特产,如胡桃、筇竹、卢橘、枇杷等,诗人通过这些物品表达了对故乡风物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南方生活的熟悉与依恋。
尾联“此日君亲俱在望,徘徊三顾欲何之。”收束全诗,诗人站在归乡的路上,心中满是对君主与亲人的期待与思念,却在犹豫不决,不知下一步该往何处去。这一句既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也流露出对家庭与国家责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归乡途中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家乡、亲人和职责的深切情感。